農業執法工作總結

今年,我隊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及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和《XX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督工作要點》的精神,組織精幹力量,強化源頭治理、狠抓專項整治、健全管理制度、規範經營行為為重點,紮實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確保了全市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一、制定方案,確保整治工作有序推進

為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檔案精神,結合農業工作實際,先後制定了《XX年農業行政執法工作方案》和《XX年農資打假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保證了農資打假有計畫、有目標、有組織地開展。

二、廣泛宣傳,營造專項整治良好氛圍

通過多種途徑,採取多種方式,廣泛開展“放心農資下鄉”宣傳活動:全局共出動宣傳人員108人次,開展諮詢活動10場次,接待諮詢民眾XX餘人次,印發宣傳資料15000餘份,製作宣傳板報3塊,組織優質農資展銷1000公斤,金額4萬多元。通過大力宣傳引導,進一步普及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等涉農法律法規,提高了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對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及其危害性的認識,增強了人民民眾質量安全意識和維權能力,營造了專項整治活動良好社會氛圍。

三、源頭治理,規範農資生產經營行為

一是開展農藥經營主體清查。組織力量對主體信息進行全面採集,建立詳細檔案記錄,資質條件不符要求的經銷商責令限期整改,淨化了農藥市場秩序。二是嚴格農資批發環節產品備案審核制度。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農業執法大隊嚴格審查進入我市銷售的種子、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嚴把農資商品市場準入關,問題產品發出整改通知書責令退回改正。通過監管關口前移,從源頭上杜絕了違規農資產品進入流通領域,有效遏制了違法經營行為。三是構建監管長效機制。主要有農資經營人員持證上崗制度、進貸查驗制度、進銷貸發票制度,進銷貨台賬制度、禁銷禁限用高毒農藥制度、過期未失效農藥專櫃銷售制度等,通過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確保經營者做到守法經營,誠信經營。

四、強化監測,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農資

為使農民用上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切實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農業執法大隊制定詳細的農資質量抽檢計畫,擴大抽檢範圍,提高抽檢密度,防止了不合格農資流入農業生產領域。從市場抽送檢農藥樣品15個、肥料樣品20個,並對質量不合格產品依法予以查處,杜絕了假劣農資坑農害農。

五、加強監管,嚴厲打擊農資違法行為

農業執法人員堅持工作重心下移,以是否經營假劣農資、未審定(登記)農資、標識標籤不合格農資及禁、限用農資等為重點,對轄區內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及網點實行拉網式檢查,並認真做好檢查記錄,保證農資市場監管不留盲區死角。截止11月15日,共出動執法車輛100多台次,出動執法人員500多人次,行程1.5萬多公里,對轄區內25家農資批發商、生產商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對哲橋、大市、南京、灶市等36個鄉鎮農資市場進行了全面整治:共檢查種子品種200多個,代表數量10多萬公斤;檢查肥料30多個批次,代表數量400多噸;檢查農藥品種100多個,代表數量20噸。共受理農資案件186起,其中簡易程式案158起,一般程式案立案28起,結案28起,結案率100%。沒收假劣種子120多公斤、農藥200多件共200多公斤。

今年,我市農資市場通過農資打假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農資市場秩序穩定。

(一)種子生產經營全部進入市場化。我市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已順利完成,市種子公司已被撤銷,市種子管理局已正式成立,種子生產經營已全部進入市場化。目前,我市無種子生產企業,有縣級種子批發商10家,鄉級零售商150餘家,經營的種子品種有400個左右,其中雜交水稻品種約200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