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生產工作總結

在今年的三秋生產中,全縣農機部門認真貫徹省、市三秋農機工作會議精神,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中心,大力推廣玉米機械化收穫和保護性耕作技術,不斷提高三秋農機化生產水平和農機經濟效益,圓滿完成了三秋農機生產任務,為適時種足種好今年小麥、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做出了新貢獻。今年, 全縣新增大型拖拉機近200台,玉米聯合收穫機由去年的42台發展到115台,小麥免耕播種機由去年的5台,增加到30台,特別是玉米秸稈還田機在沒有安排補貼的情況下新增200多台。 機耕面積78萬畝,機播面積75萬畝,玉米聯合收穫面積由去年的1.5萬畝,增加到5萬畝,比去年增長233%,機收率近10%,小麥免耕播種示範面積由去年的XX畝,增加到1.5萬畝。玉米機收免耕播種取得了雙突破,實現了大發展,破解了長期制約我縣農機化發展的瓶頸。

一、三秋農機生產準備充分

(一)周密部署了三秋農機生產任務。8月20日,縣農機辦召開了三秋農機工作會議,總結交流了上半年的工作情況,研究安排了下半年的農機化工作,重點安排了今年的三秋農機工作任務。

(二)機具檢修與機械供應到位。7月份以來,全縣共組織縣、鄉兩級農機技術人員60人,分成了4個指導小組,採取承包制,每小組承包4--5個鄉鎮,進村入戶檢查指導機具檢修,總計檢修各類農機具1.4 萬台,其中,拖拉機1.2萬台(件),機引犁550部,鏇耕機1000台,玉米聯合收割機40台,秸稈還田機500台。同時,農機推广部門積極與生產廠家協調,總計調入各類農機具100餘台(件)。

(三)現場示範準備到位。為了擴大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套用面,全縣採取了分區域、分階段、分層次召開現場會的辦法,縣辦和部分重點鄉鎮,從實際出發,與各有關廠家一起,選擇作業地塊、行車路線,調度和檢修機具,有計畫、有針對性地為召開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免耕播種等現場會進行了充分準備。

二、以玉米機械化收穫為重點,加快農機化新技術的推廣套用。

玉米是我縣除小麥外第二大糧食作物,今年全縣種植面積達75萬畝,收穫任務十分繁重。大力發展玉米收穫機械化,即是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也是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因此,縣辦要求各級要把玉米機收作為三秋農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爭取實現大的突破。主要抓好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認真抓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落實。我縣的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工作在省、市農機辦的直接領導下,嚴格按照農業部、財政部《XX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實施方案》以及省農機辦、省財政廳印發的《山東省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工作實施方案》和經省、市農機辦批准實施的《**縣XX年度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工作實施方案》的規定,精心組織,規範管理,陽光操作。全面完成了XX年的農機補貼任務、補貼機械已全部到位並在三秋生產中發揮了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地推動了我縣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今年省辦安排我縣的補貼資金總計90萬元(其中中央70萬元,省財政20萬元),共補貼玉米聯合收穫機65台(其中單購玉米收穫機60台),小麥免耕播種機25台,配套大型拖拉機14台,補貼金額89.97萬元。 在中央和省財政補貼資金的帶動下,市、縣財政分別投入20萬元和25萬元資金用於我縣農民購買大型機械補貼,全縣補貼機械達154台,受益農戶126戶,拉動農民投入達700萬元,據統計,XX年用於購買大型農業機械的總投入達3000餘萬元。全縣新增大型拖拉機200台,其中享受各級財政補貼的56台,新增玉米聯合收穫機73台,小麥免耕播種機25台,秸稈還田機200台,玉米機收面積達5萬畝,是去年的3倍多,秸稈還田面積達到28萬畝,占玉米種植面積的55%,小麥免耕播種面積由去年的XX畝增加到1.5萬畝。

為確保補貼機械按時到位,認真做好了廠家與農戶之間的供貨銜接工作,同時督促廠家搞好售後服務。在與農戶簽訂好《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契約》後,我們積極主動與各生產廠家進行聯繫,就供貨時間、地點、農民提機裝機等事項進行了協商。並接受去年的教訓及早組織農戶購機。為使補貼機具能在三秋生產中充分發揮作用,我們派專人現場負責督促廠家安裝調試、協調解決供貨安裝中遇到的問題,機械作業期間,縣辦抽調了5名技術人員監督配合各廠家搞好售後服務,及時解決了機械作業中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