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生產工作總結

(二)是搞好關鍵機具的調查摸底。 一是調查摸清轄區內玉米收割機、秸稈還田機、大型拖拉機,免耕播種機等關鍵機具的數量。全縣玉米收割機115台,秸稈還田機750台,大型拖拉機850台,免耕播種機30台。二是調查農民對玉米生產機械化的認識和要求。絕大部分機手對所擁有的農機具的作業性能基本認可,農民對機械作業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廣大農民、機手對我們推廣的先進新機具,尤其是玉米聯合收穫和保護性耕作技術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但是從實際作業情況看,各類農機具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質量問題,農民要求玉米收割機、免耕播種機廠家設定固定的配件供應點;擁有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機手希望生產玉米收穫機的廠家抓緊生產出質量合格的互換割台產品,以提高機械的利用率。 三是調查近兩年購買的玉米收割機的經營效益情況。通過各類機具調研和核算,它們的作業時間、面積、作業成本、作業收入、純收入如下表:

機具名稱 作業時間 價格 面積 作業成本/元 作業收入/元 純收入/元

玉米聯合收割機 9.10 50-55 300-400 5000 2萬 1-1.5萬

秸稈還田 9.12 25-30 400 7200 1-1.2萬 3000-500

鏇耕機 9.15 20-25 400 5000 1萬 5000

免耕播種機 10.1 30-35 400 6000 1.2-1.4萬 6000-8000

以上作業時間均以15天計算。

(三)是深入開展玉米聯合收穫、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大培訓,大推廣活動。縣辦組織了一個宣講團,三名技術人員參加,制定了宣講方案,採取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搞好了新技術的宣傳和培訓,提高了廣大農民的認識程度和接受能力。要發揮補貼機具的作用,關鍵是要能熟練操作使用補貼機械進行作業。這次購買補貼機械的農戶,特別是購買玉米聯合收穫機、免耕播種機的農戶,大部分是第一次接觸,對其機械性能、工作原理、檢查調整、維修、保養部位都不了解,駕駛操作更是第一次,因此我們首先採取了由廠家技術員指導,在縣農機監理站統一安裝。這樣通過現場指導,即使機手學會了安裝、調整、操作使用技術,又確保了安裝質量。其次是在機械安裝完成後,聘請有關廠家的工程師舉辦機手培訓班,系統地講解機械的操作、維修、保養、調整技術。使所有機手都能獨立熟練的操作機械進行作業,共舉辦了三期玉米聯合收穫技術培訓班,兩次免耕播種技術培訓班,參訓機手達300多人,充分發揮了補貼機具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四)是突出抓好保護性耕作示範基地建設。結合我們的實際,今年秋季進行了保護性耕作技術的試點示範。建立了5個示範大方及60個示範點(涉及13個鄉鎮)。依託示範基地,示範點和農機大戶,層層召開了現場會,實現了以點帶面,拉開了全面推廣的序幕。

(五)是大力推行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小麥免耕播種“一條龍”作業,做到統籌兼顧,整體推進。今年在大力宣傳推廣保護性耕作的影響下,不少機手通過購買小麥免耕播種機實現了玉米收穫、秸稈還田、小麥免耕播種“一條龍”作業,減少了作業次數,提高了小麥播種質量和作業效益。如**在附近幾個村實行“一條龍”作業,即增加了玉米收穫的作業量,又促進了小麥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小麥免耕播種作業面積分別達到1100畝、760畝和920畝。即提高了服務能力,又增加了作業收入。

二、成立農機服務組織,精心組織好農機作業。

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提高了農民購買能力,發展了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今年初安**村委會通過集體投入,村民入股及承包戶預付承包金等形式籌集一定資金,成立了**村農機作業服務隊,在春季購置了3台小麥聯合收穫機後,通過購機補貼購買了三台玉米收穫機,三台小麥免耕播種機及配套大型拖拉機,增加了自身的服務能力;**辦事處五里廟村於之隨及**鎮**在去年分別擁有一套玉米收穫機、還田機的情況下,今年又通過購機補貼購買了一套玉米收穫機成了名副其實的農機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