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區農業農村工作總結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成績可喜,但仍有不足。主要是:農業產業化進程還比較慢,與新農村建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特色產業還沒有完全形成,農民增收渠道不廣增收壓力增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村民期望還有差距,農村民生事業還需大量資金投入,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民主管理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20nn年,全區農業農村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黨的xx大和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鞏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基礎,全面落實和不斷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產品市場流通和調控,努力建設具有特色的農業生產體系和新型農村,推動鹹安又好又快發展。

目標任務是:20nn年,全區力爭完成農業總產值27.42億元,比20nn年增長9%;力爭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610元,比20nn年增加500元,增長9.58%;

一、加快發展特色農業,推動農民增收

1、著力構建板塊農業。按照區委既既定的"八大板塊"和五大小區發展戰略,繼續推進優質糧油、油茶、豐產竹木、有機水果、桂花等特色農業基地建設,做大做強以溫氏養雞、神童牧業、金月獺兔為代表的特色養殖。明年確保全區確保糧食播種面積56萬畝,油料播種面積45萬畝;完成造林面積5.5萬畝,其中優質油茶園1萬畝;全力抓好"橋鄉新村"和鄂南大竹海林業生態修復工程,把全區楠竹採伐量控制大230萬支以內;繼續加大對三大特色養殖業發展支持力度,擴大養殖補貼覆蓋面,力爭養雞戶達到1000戶,出欄肉雞2500萬羽。生豬萬頭養殖小區達到3個,全區生豬出欄100頭以上規模化養殖戶達到300戶,出欄10萬頭。獺兔科技示範戶達到150戶,養殖規模達到15萬隻。

2、深化農業產業化發展。大力推進以巨寧森工、精華紡織為首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積極幫助企業申報國家級、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落實國家對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的優惠政策。力爭明年在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申報上有突破,新增省級龍頭企業1-2家,市級5家。著力加強雙溪蔬菜基地建設,加速引進外來投資,通過土地租賃或農戶加盟方式建立規模化、專業化的超市蔬菜種植配送基地,讓基地直接聯接市場。

3、積極發展新型農業服務產業。藉助溫泉谷、碧桂園旅遊項目給鹹安帶來的名片效應,大力發展以林果基地結合旅遊休閒農莊為特色的觀光休閒農業,做強做細做精鄉土特色農產品加工,推動餐飲等服務產業發展,著力打造鹹寧武漢城市花園旅遊品牌。

二、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夯實農業基礎

1、加大惠農補貼政策落實力度。加強對涉農補貼資金髮放的監督,強化一折通規範化管理,確保所有補貼資金直補到戶。加強農民負擔監督檢查,確保全省農村集體建設項目"一事一議"制度執行不走樣。

2、加大惠農強農建設投入。進一步加大農村農業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使農民有田種,種好田。要積極爭取國家基本農田改造、土地整理、水利灌溉設施建設維護加大農機補貼政策落實力度,加速農業機械化推廣,減輕農業勞動強度,解放勞動力,讓老百姓有更多從事致富產業的時間和機會,從而推動農民增產增收。

三、積極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新農村建設

1、加大農村困難民眾扶貧救助力度。做好農村"五保"和低保戶擴面工作,確保農村特困群體社會救助全覆蓋。逐步提升社會救助標準,不斷完善與我區財政相適應的社會救助體系。

2、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快鎮村規劃編制工作,著重加強規劃管理。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獨具特色的致富產業,為改善村組公共設施和村灣公共事務管理提供有力的財力支撐。充分發揮農民自身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完善民眾自籌,村組補貼、區鎮支持、社會參與的投入機制,加強村民自主創建和自主管理,突出示範帶動,做到建一處成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