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2009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半年來,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正確指引下,全局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一號檔案精神,牢牢把握新農村建設這一主題,立足“三增”,突出“三化”,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抓重點、緊密結合農民現實需要攻難點、切實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出亮點,強服務、壯產業、優結構、鑄品牌,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及上半年農業經濟形勢分析

(一)糧油生產穩定安全。儘管年初遭受50年一遇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我市夏收作物仍然呈現“雙增”局面。全市夏收作物總播面254423畝,同比增加11511畝,增幅4.7%。

夏糧總播面86245畝,同比減少285畝,減幅0.3%。預計總產19919噸,同比增加499噸,增幅2.6%。平均畝產231公斤,同比增加7公斤,增幅3.1%。其中:小麥播面17467畝,同比增加2610畝,增幅17.6%。預計總產3516噸,同比增加650噸,增幅22.7%。平均畝產201公斤,同比增加8公斤,增幅4.3%;蠶豌豆播面9617畝,同比減少487畝,減幅4.8%。預計總產1192噸,同比減少44噸,減幅3.6%。平均畝產124公斤,同比減少2公斤,減幅1.6%;洋芋播面59141畝,同比減少2308畝,減幅3.8%。預計總產15203噸,同比減少96噸,減幅0.6%。平均畝產257噸,同比增加8公斤,增幅3.2%。因小麥收購價格再次上調,現階段洋芋平均單價比去年同期翻番,我市夏糧預期產值同比將有較大幅度增長,初步預計在35%以上。

油菜籽播面121211畝,同比增加6704畝,增幅5.9%。預計總產18298噸,同比增加731噸,增幅4.2%。平均單產151公斤,同比減少2公斤,減幅1.3%。預計今年油菜畝平產值755元(5.0元/千克),比去年同期520.2元(3.4元/千克)增加234.8元,增幅45%;總產值9151.4萬元,比去年同期5972.8萬元增加3178.6萬元,增幅53%。

蔬菜播面36881畝,同比增加4237畝,增幅13%。預計總產51760噸,同比增加1784噸,增幅3.6%。平均畝產1403公斤,同比減少65公斤,減幅4.4%。預計平均單價1.8元/公斤,比去年增長0.3元/公斤;預計產值9313.9萬元,比去年同期7560萬元增加1753.9萬元,增幅23%。

(二)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上半年新發展柑桔面積XX畝,占今年計畫15000畝的13.3%,總面積達到了23.2萬畝;綜合改造完成6600畝,占改造計畫XX0畝的33%。完成低產茶園改造3700畝, 占全年計畫10000畝的37%。新發展桑園350畝,總面積達到了7920畝。全市農村人平擁有高效經濟林面積達到了1.09畝。種植業和水產業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轉變明顯加快,農村二、三產業從業人員進一步增加。上半年通過實施“陽光工程”新增外出務工人員1729人,人均工資性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

(三)產業化經營向縱深發展。上半年新增市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了20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4家。全市30家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全年計畫完成銷售收入20.27億元,比上年增加5.4億元,增長36.3%。1-6月龍頭企業新增固定資產8575萬元,增長16%,預計完成銷售收入9.85億元,占年計畫的48.6%,上繳稅收2100萬元,占年計畫的46.7%。吸納農民季節工5800多人,帶動農戶8萬餘戶,網路基地面積40餘萬畝。預計全市上半年農副產品加工值38億元,同比增長27%。上半年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6家,其中,首家集團合作社(湖北蜜柑集團合作社)正式誕生。截止目前,全市已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43家,農民專業經濟協會39(出處!)家,註冊會員3317人,涉及柑桔、茶葉、畜牧、水產、瓜菜、冬棗、桑蠶等諸多產業,成員2840人,成員出資額2678.75萬元,成員戶收入平均高出非成員21%,輻射帶動農戶6.5萬戶。今年1月,我局被省農業廳授予“XX年年度全省農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四)農民增收形勢看好。XX年年,我市農民人平純收入新增因素主要涉及柑桔、茶葉、桑蠶、水產、務工等方面。

從生產現狀來看,我市特色產業柑桔、茶葉及春蠶災後增收態勢依然良好。今年柑桔結果面積達到了17萬畝,比去年新增2萬畝,投產園花量正常偏多,花質中等,4-6月氣候利於柑桔生產,目前座果較為正常,豐產基礎已經奠定,預計產量將比去年增長5個以上百分點。預計全市春茶產量1500噸,比XX年年的1600噸減產6.3%,其中名優茶產量1100噸,比XX年年的1200噸減產8.3%。由於價格上揚(春茶平均價格達到25.25元/公斤),預計今年春茶產值3787.5萬元,同比增長11.4%。名優茶產值3300萬元,同比增長10%。受低溫和前期凍害、農資價格上漲等多因素影響,全市春蠶發種3030張,比上年同期減少1120張,減幅37%。但由於管理、技術服務到位,春繭單產上升5公斤/張種,蠶繭質量提高,單價上漲1元/公斤,有效降低了因發種量減少造成的損失。從全市總體情況看,上半年漁業經濟形勢明顯好於去年。水產品產量產值穩步上升,預計上半年總產5800噸,產值7000萬元,同比增加1200萬元;預計漁業增加值5600萬元,同比增加960萬元,上升21%。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上半年組織市、鄉兩級技術人員舉辦各類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56場次,培訓農民3.8萬人次,印發技術資料8.1萬份;編髮《農業》12期6萬份,傳送農業科技簡訊息55萬條次。推廣玉米、水稻等各類良種14.8萬公斤;選推高效種養模式14類;建立“一菜兩用”、“無盤拋秧”、“配方施肥”、“病蟲綜防”等各類樣板4.9畝;引進推廣農機新技術 1 項,引導農民購置農機器械600台。實行機械耕整7.1萬畝、機械收割 1.39萬畝、機械插秧1.5萬畝、機械植保22.2萬畝、機械化修剪茶葉4.1萬畝;重點培育農業科技示範戶1230戶,創建平安農機安全示範村10個、培育農機大戶達到98戶、農機協會新吸納會員65名。全市農業科技入戶率達到90%,到田率達到了85%,農機總動力達到16.45萬千瓦。面對年初50年一遇的雨雪低溫冰凍災害,農業系統幹部職工發揮專業優勢,及時制定防凍抗災技術措施,深入一線指導生產自救,最大限度地減輕了雪災損失。今年6月,我局被市委、市人民政府表彰為“抗雪救災先進單位”,副局長同志被評為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