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總結

2010年度,在上級黨政和扶貧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遵循“省主管、市代管、區主辦”的原則,按照“政府主導、面向市場、訂單辦學、保障就業”的培訓要求,以創新培訓模式為突破口,繼續探索完善“一表、一卡、一券、一單、兩證、兩契約、兩台帳”的全程培訓管理機制;繼續探索完善以實現區、鄉、村、戶“四個覆蓋”為目標,政府為主導、學校為主體的多方參與的宣傳機制;繼續探索完善以堅持“三靠”(靠訂單、靠中心、靠能人)、落實“三制”(回訪制、招回制、提高制)為切入點的高質、穩定的就業保障機制。至2010年12月,共轉移培訓貧困農民工1500人,占計畫任務的100%,其中學校安置1485人,自主擇業15人,安置就業率達99%。就業學員96%免費安置到世界五百強企業,月工收入在1500元以上,為提高貧困勞動力素質,幫助貧困農民增加收入,加快脫貧致富步伐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強化領導意識,明確培訓的“支撐點”

勞動力轉移培訓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實惠工程。為把此項工作做實做好,我們始終把各級領導的關懷、指導放在培訓工作的首位,把領導來校檢查指導工作作為推動自身工作前進的內動力。學校培訓中心領導對培訓具體工作多次做出明確要求,要求必須用最好的人力,盡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搞好培訓工作。學校設定的“一室三部”既要分工又要密切協作,在各自抓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對一些交叉共同需要辦理的工作,必須統籌安排,形成合力解決。一年來,我們迎接國家、省、市、區領導對我校轉移培訓工作檢查、指導達20多次。2010年9月2日上午,巴州區人大黨組書記、副主任劉青寧、副主任吳群傳、區扶貧辦主任陳永明到學校就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作專題調研。2010年11月7日,由區扶貧辦組織召開的全區轉移培訓工作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我校負責人以中心發言人身份就培訓工作作了專題發言,市扶貧辦黃鵬主任作了總結講話,對我校培訓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10月30日,巴中市政協副主席何長洋等領導在巴州區副區長張洪祥等人陪同下,對我校勞動力轉移培訓成果進行了視察驗收,市區領導充分肯定了我校勞動力轉移培訓業績,高度讚揚了我校一流的教學實訓設施,並勉勵學校繼續努力,當好巴中市勞動力轉移培訓帶頭人。各級領導的關懷、指導,使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加規範有序,培訓質量進一步提高。一個領導重視、教師積極工作、學員踴躍參訓的良好培訓局面在我校全面形成。

二、細化訂單培訓,落實培訓的“關鍵點”

“訂單培訓”是我校轉移培訓的主要形式,有較強的約定性,它既約定了人才的規格,又約定了培訓學員輸出的工種、地點和時間。此種培訓能充分調動“教”、“學”、“用”三方面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培訓、安置效率。一年來,我們先後多次派招生安置人員到廣州、深圳、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深入廠礦、企業(公司)實地考察,了解現代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實際情況,通過雙方介紹、聯繫及深層次的會談,不少企業與我校達成了長期培訓安置意向性協定。在XX年年意向訂單簽約培訓的基礎上,2010年我校又與世界500強企業進行了更深入的合作,又有10多個單位與學校簽訂了培訓、安置協定,為開闢培訓安置門路找到了更好、更廣的空間。

三、提升專業內涵,拓展培訓的“增長點”

“適銷對路”是市場經濟的一條重要法則。這要求所設培訓專業以及各專業開設的課程必須做到“三合”,即:合時、合地、合人。也就是說,我們開設的專業、設定的課程應該與現有地方經濟發展所需人才要求同步。在這方面,我們通過分離、調整、載入等手段做了大量細緻入微的工作。一是將原有機械專業分離為車鉗工、焊工兩個培訓發展方向,將原有電工電子專業分離為水電安裝、家電維修、電力拖動三個培訓發展方向。二是課程設定與時俱進,力求規範、實用。計算機專業在原有漢字錄入、word文字處理、excl電子表格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增學簡單的動畫製作和一些網路常識;縫紉專業在原有服裝識圖、服裝剪裁學習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增設了現代服裝設計等基礎課程;家電專業側重向學員傳授常用家電維護、常見故障檢修知識。三是整合教學內容,載入公共常識課程。各專業學員在學習本專業技能課程的同時,還必須學習一些公共常識課程。在過去已開就業常識、法律法規、國語、禮儀常識等公共課程的基礎上,本學年又加開了常用套用文寫作課程。通過以上辦法,我校專業設定更具個性,課程設定更加全面、合理,廣大培訓學員受益更大,得到的實惠更多。

四、搭建招生網路,把握培訓的“切入點”

建立有效的招生網路,是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萬貧困戶家庭的橋樑和紐帶,是把轉移培訓的招生信息及時傳達到千萬貧困戶家中的重要手段,是完成培訓任務的基礎性工作。為做好這一工作,一年來,我們進一步強化“三到位”工作。一是領導到位。學校培訓中心主任和分管副校長面對招生問題總是定期組織有關人員召開專門會議,研討解決辦法。同時,成立招生小組,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鼓勵工作責任心強且具有招生能力的教師經常深入鄉鎮、農村宣傳招生工作。二是宣傳到位。在市區扶貧辦、勞務辦的主導下,學校首先在市廣播電視媒體開闢“培訓之窗”欄目,定期及時宣傳招生培訓信息。其次,在區教育主管部門成教科的支持下,聘請各鄉鎮成教專乾為地方招生宣傳聯絡員,通過召開民眾會、發放資料、辦牆報等多種途徑,使政策宣傳覆蓋千家萬戶。再則,學校領導親自掛帥,常帶領招生組成員開上宣傳車,深入農村鄉鎮流動宣傳。一年來,招生組成員行程15000多里,奔赴200多個鄉鎮作政策宣傳,發宣傳資料56000多份。三是學員組織到位。按政策要求,採取農戶自願申請、村組推薦、鄉村公示、鄉(鎮)審核、扶貧辦審定的程式招生組織學員。學員入學培訓嚴格按“一表、一卡、一券、一單、兩證、兩契約、兩台帳”的管理機制運行。由於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招生網路已全面形成。本年度不僅迎來了一些偏遠鄉鎮的許多農民工前來參訓,還迎來了不少陝西、蒼溪、儀隴等外縣籍貧困農民來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