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崗前培訓和實踐鍛鍊總結

崗前培訓篇:人民法官為人民,警鐘長鳴戒貪慾

一 人民法官為人民

短短一周的培訓讓我們收穫良多。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所有中國人的夢想。無數仁人志士為了這個夢想前仆後繼,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然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法治建設的快速跟進,法官當然責無旁貸地成為法治建設洪流中的弄潮兒。

作為一名法學青年,我們幸運地走進了首都法院的大門。在興奮之餘,我也有了自己的問題,我將來將怎樣當法官,當法官是為了什麼?在這裡,宋魚水法官給了我們答案:我們是人民法官,我們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工作。我們出生在八十年代,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在校園裡,我們意氣風發,學習書本知識,憧憬著將來實現自己對法律的信仰。然而我們對社情民意並不是充分了解,缺乏社會經驗,高院的領導事先考慮到了這個問題,針對我們的特點精心安排了這個培訓班。法官前輩們不僅教給我們審判工作實務,還教育我們要有人民的情懷。以前對這方面體會不是很深,認為法官只要依法辦案就夠了,現在終於明白了人們情懷對一個法官是多么的重要!

通過此次培訓活動,我們明白了法官的職業使命是做一名人民滿意的好法官。人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他們培育我們成長,為我們提供成才的舞台,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為人民服務呢?中國百姓是如此的勤勞、善良,沒有他們的支持和理解,我們也不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法官心中要時刻裝著人民的利益,謹記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將人民的利益貫穿於我們工作的始終。在這種精神的指導下,來認真接待每一位當事人,做好每一項工作,用法律來定紛止爭,平息矛盾,化干戈為玉帛,最大限度地維護好每一位當事人的利益。

當前,我國處於變革時期,各種矛盾凸顯,社會利益主體多元化,我們面臨的審判任務異常艱巨複雜,這就要求我們在司法活動中要多多了解社情民意,我們要對民眾疾苦感同身受,尤其要關注弱勢群體的利益。在法治傳統和法律信仰缺乏的大國,法官不僅僅是居中裁判者,而且是人民利益的維護者,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化身。

二 警鐘長鳴戒貪慾

我們除了心中常懷人民的情懷之外,還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慎獨慎微,警鐘長鳴戒貪慾。因為法院和法官擁有判斷是非的司法權,司法權能夠調整社會資源的分配,所以法官經常會面臨這樣那樣的誘惑。

當法官穿著法袍在法庭上敲擊法槌的時候,他面對的是受到損害的當事人的利益、面對的是當事人渴求公正的眼神。當社會通過裁判實現公平正義的時候,那就是法官最欣慰的時候。那法官當如何行使好司法權力、維護好司法權威?這就需要法官自我約束,需要加強監督。我們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加強自我約束,築牢反腐防線。法官無論是執行公務還是業外活動都不能違反相關法律規定。規定看似簡單,但要把它落實好,是不容易的,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觸犯。法官的審判牽動著雙方甚至多方的利益,當事人和律師就會想方設法接近法官送錢送物,親戚朋友也會因為利益或人情的驅動前來說情。法官如何不為人情利益所動?那就要平時加強學習科學理論、條令紀律,修生養性、淡泊名利。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把自己管好,將家人管好,養成淡泊寧靜的性情。“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只有這樣面對誘惑時,才能不為所動,才能秉持正義。

加強外部監督,減少腐敗誘因。內部約束必須和外部監督結合起來,雙管齊下,才能有效預防司法腐敗。法院要對自己的工作人員加強監督,社會要對法院工作人員依法監督。xx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確保權力的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人有惰性,權力有膨脹性,當缺乏制約的時候,人就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法院要完善自己的監督機制,除了依法應當保密的環節之外,應當將每一個工作環節都置於有效的監督之下。這些監督包括法院內部監督、人大政協監督、新聞媒體監督、社會公眾監督。不要給腐敗創造條件和環境。關於有效監督,我覺得可以適用“火爐法則”。法律法規就像一個高溫的火爐,任何人不得觸碰,沒有人可以例外。觸碰著必被燙傷,也沒有例外——違反規定的人必須受到應有的處罰。

在小錯和大錯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作為法院的工作人員應該從小事做起,堅持原則,抗腐拒變,維護司法大廈的廉潔。在封建社會,官員的頭頂都會懸掛一塊匾上面寫著“明鏡高懸”來昭示自己的清正廉潔。從古到今,百姓都希望官員能夠清正廉潔為百姓謀福利。封建官吏尚有此追求,更何況新時代的人民法官?

希望大家頭頂都有一幢長鳴的警鐘隨處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讓不正當利益誘惑自己滑向犯罪的深淵。

實踐鍛鍊篇:了解社情民意,做好審判工作(張家口考察報告

八月中旬,單位組織新錄用大學生去河北省張家口市考察,我有幸參加了此次活動。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此次社會實踐讓我增長了見識,心靈接受了一次洗禮。我們參觀了尚義縣南壕塹人民法庭、張北縣人民法院、張北縣公會人民法庭、張北縣公會鎮楊十五村、康保縣人民法院、康保縣滿德堂人民法庭等地方。

在張家口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考察,對我的觸動非常大。本來是抱著旅遊的心態想去河北觀光一番,可是真正深入當地法院、深入農村,對於我國的國情、法制建設的進程才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那派出法庭艱苦的辦案條件,那破舊低矮的民房,靠著牆根曬太陽、衣衫襤褸的村民……這些給我這個從來沒有在農村生活過的青年學子以巨大的心靈震撼.思緒萬千,條分縷析,我整理出以下幾點。nextpage]一 考察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