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中2024年校本培訓計畫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素質的提高提出了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教師應該從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儘快提高實施新課程的專業化水平。因此,校本培訓是推進課程改革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本年度我校將繼續以校本教研為主要內容,加大教師校本培訓力度,並作為學校工作的立校之本、強校之路、興校之策。

一、指導思想:

圍繞局、室年度工作任務,以提高教師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為主要目標,面向全體教師,造就一支師德修養高、業務素質精良、教學技能全面、教學基本功過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適應新時期新課程改革需求的教師隊伍。

二、培訓類別:

1、全員崗位培訓

全員培訓要按照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遵循教師成長規律,著力抓好新任教師崗前培訓、在職教師崗位培訓和骨幹教師研修提高培訓。

新任教師崗前培訓:對所有新任教師進行崗前適應性培訓,幫助新教師儘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培訓時間不少於120學時。

在職教師崗位培訓:重點是幫助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鑽研業務,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學實際能力。五年累計培訓時間不少於360學時。

骨幹教師研修提高培訓:重點是幫助骨幹教師總結教育教學經驗,探索教育教學規律,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教研能力、培訓和指導青年教師的能力,在推進素質教育和教師全員培訓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2、中青年教師學歷培訓

鼓勵支持45歲以下中國小教師通過在職學習、脫產進修、遠程教育、自學考試、攻讀教育碩士等多種學習途徑提高學歷水平,特別是對專科學歷以下國小教師進行學歷提高教育。到XX年,國小教師專科學歷逐步達到85%,國中教師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達到75%,高中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者的比例有明顯提高。在職教師進行學歷進修,堅持學用一致、學以致用的原則。

3、班主任培訓

深入實施中國小班主任培訓計畫,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訓制度,所有班主任每五年須接受不少於30學時的專題培訓。針對班主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加強班主任工作基本規範、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專題培訓,不斷增強班主任的專業素養和教書育人的本領。

4、薄弱學科教師培訓

培訓對象和培訓內容根據我縣中國小教學和教師教育素質現狀,結合不同時期的工作任務、工作要求、工作重點,加強農村學校音樂、體育、美術、英語、信息技術、科學課程等薄弱緊缺學科教師培訓。

5、學校管理人員培訓

嚴格執行中國小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和校長提高培訓制度,對全縣中國小校長普遍實施一次輪訓。對中國小教導主任和其他教輔人員,依據《中國小教學管理規程》進行培訓,提高教學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培訓內容

新理念:以實施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以現代教育理論武裝教師,通過培訓使廣大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和遵循學校教育和學科教學的規律,運用教育科學的手段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新課程:按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對中國小新課程教師開展崗前、崗後培訓。使教師明確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掌握學科的方向和要求,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新課程改革健康深入發展。

新技術:以教育部頒發《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為內容,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使全縣絕大部分中國小教師普遍接受教育技術套用能力培訓,提高廣大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能力。

教育管理:緊密聯繫實際,以學校管理和班級管理為重點開展培訓。校長及學校管理人員培訓的重點是提高政策法規、學校管理及國內外教育改革動態等。班主任培訓重點是班主任工作規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教育法規等內容。

師德教育: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師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修訂),緊緊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核心,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水平,積極維護教師心理健康。

四、培訓形式:

1、專家講座

學校定期聘請校內外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教師、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以擴展教師們的視野,提高教師們的水平。

2、教師論壇

以學校網站為主陣地設立教師論壇,探討教育教學規律,分析教育教學現象,發表教育心得,激發創新思維,提高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