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培訓計畫的制定[推薦閱讀]

第三,用來指導培訓政策及其程式的發展∶

實施培訓活動常常有許多選擇,選擇的依據是什麼呢?依照該活動對培訓目標的貢獻大小來做出決策,才是正確的方法。

第四,用來規定主持培訓的人員必須完成的任務∶

目標是規定主持人員必須完成的任務,來作為他履行職責的導向。僅僅抓好培訓方法是不夠的,常常會導致與初衷的偏離。

設計具體的培訓項目,坦白地說,這是企業經理的一個弱項。要科學規劃出培訓的系統結構、需教授的課程單元、每個單元的任務、必要的材料和道具、完成時間的長短等,會令經理們相當為難。

為避免因個人能力和學識導致的限制,經理有一個很好的和現成的幫手,那就是專業培訓機構。一般來說,有聲譽的培訓機構都能幫助企業進行培訓項目的科學設計。這時,經理的工作就轉化為對提交設計的審核。這樣,通過發揮雙方面的優勢,使培訓項目既有足夠的先進性,又能確保為企業的實際情況量身度造。

培訓課程的難易、繁簡均影響培訓的成效,所以無論對哪一方來說,都不得不加以注意。要設計出合理而適宜的課程,應做好以下事項∶

一、課程的特性要求。

這要從四方面來把握,即

◆完整性∶指課程的內容、進行和程式要配合培訓目標,使其具有完全性和統一性;

◆動力性∶課程不僅是變動的生活經驗和活動,而且是動態的經驗,而不是靜態的知識;是參與的活動,而非強迫替代的學習;

◆聯繫性∶課程的聯繫性包括縱向的聯繫性和橫向的聯繫性,前者指相同學科的銜接,後者指不同學科間的配合;

◆平衡性∶良好的課程必須注意不可偏重某一領域,以致不能幫助受訓者作平衡的發展。

二、課程發展的程式。

課程發展的程式大致可分為課程決策、課程設計、課程改進和課程評鑑四個部分,它們之間的次序是先有決策,然後再根據決策進行設計,研究討論後再改進,最後,以合適的標準評鑑課程的效果。

三、課程涵蓋的範圍。

範圍不宜過大或過小,過大易造成課程間重疊現象及不易把握重點,過小則無法了解培訓的整體內容。

四、課程流程的排定。

課程的排定須注意相關課程間的先後次序,須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由淺入深的原則,讓學員有系統地了解全盤的培訓內容。

輔助資料採購計畫

當然,培訓輔助工具不是絕對必需的,你可以不用任何工具而開展一個培訓項目。但是,那是非常不可靠的,很難想像光憑一個講座就能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培訓和學習本質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人事主管應該為員工的不斷學習提供條件和便利。

為什麼要使用培訓輔助工具?原因之一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都在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有些人能夠通過聽一個講座而學到東西,另一些人能通過閱讀進行學習;還有其他人可能必須通過多樣化的刺激才能理解和掌握。你顯然不能對學習者的單一學習能力期望過高。

輔助資料包括軟體及音像製品、圖書、模型及道具、實驗及實習場所等,其中以前兩類較為可行,且成本較低。圖書是最為常規的培訓輔助資料,一萬元的經費即可購買500本針對性的書籍,足以形成一個小型的圖書室。

培訓軟體及音像製品則是近期興起的熱潮,它以現代技術手段為載體,運用許多新穎的培訓方式,幫助受訓者高效實現培訓目標,並為自助培訓(sst)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極大地緩解了培訓主管的壓力。以“金典培訓寶庫”()為例,該套sst教程是國內第一套標準的培訓軟體,專門面向國內各類企業,選題涵蓋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以軟體技術(vcd兼容)實現簡單、輕鬆、高效的培訓效果,培訓對象包括各級管理人員及基層員工,並提供“金典培訓網”全程網上服務,不僅有專家組網上答疑,而且可下載包括培訓策劃案在內的大量資訊,幫助培訓經理實現圓滿的、人人滿意的培訓。

按照國內外的經驗,輔助資料的經費預算應控制在培訓總預算的30%左右,若比例偏低則會明顯影響培訓的長期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