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

——培訓對象主要是2011年進入高中課改實驗的河北、內蒙古、湖北、雲南等省(區)起始年級的高中教師,約8萬人左右。

——培訓內容主要圍繞高中課程改革學科課程標準,針對普通高中學科教師實施新課程面臨的教學主要問題按需施教。培訓學科為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等學科。

——運用遠程教育手段,採取網路自主學習與網上網下集中研討相結合方式實施培訓。

——教育部制訂培訓計畫、開發課程資源、組織專家隊伍、審核培訓方案,進行培訓指導、監管和評估。有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培訓機構做好當地培訓的具體組織管理和支持服務工作。

——教育部劃撥專項經費,主要用於課程資源開發、專家教學及輔導、網路平台技術服務等。有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相關項目組織實施工作予以配套經費支持。

五、培訓者培訓項目

為加強各級教師培訓機構培訓者隊伍建設,2011年遴選有關高等學校對500名骨幹培訓者進行50學時的專項培訓,提高培訓者的專業能力,促進中國小教師培訓質量的提高。

——培訓內容以有效教師培訓為主題,學習研討現代培訓理論,了解國外教師培訓發展特點和趨勢,探索培訓規律,總結培訓經驗,提煉典型案例。培訓重點包括教師培訓項目的設計與策劃、教師培訓內容的篩選與最佳化、有效教師培訓的模式與方法,現代遠程教育與組織,校本研修的設計與指導,教師培訓的組織與管理等。

——遴選有關高等學校採取集中培訓、案例研討及觀摩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培訓。

——教育部負責培訓工作的組織實施,遴選培訓機構,審核培訓方案,對培訓進行指導和監管。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做好學員遴選推薦和管理等具體工作。

六、援助地震災區中國小教師培訓項目

為支持災區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推動災後教育重建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組織有關高等學校對四川等地震災區的1200名中國小教師進行50學時的綜合素質提高培訓,幫助災區教師恢復調整身心狀態,提高災區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

——培訓對象是四川、甘肅、陝西等地震重災區未參加過2011年國家級培訓的中國小教師。其中為四川省極重災區培訓1000名教師,為甘肅和陝西省地震災區各培訓100名教師。

——培訓內容主要針對災區中國小教師的實際需求,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同時包括學校公共衛生及安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學技能和教育實踐活動等。

——組織有關高等學校組成高水平專家團隊,開發和整合優質培訓資源,採取集中培訓、專題研討和實踐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培訓。

——教育部負責培訓工作的組織實施,遴選培訓機構,審核培訓方案,指導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對培訓進行監管等。四川、甘肅和陝西省教育廳負責培訓學員的遴選和管理等,配合做好培訓項目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有關高等學校按照教育部確定的培訓方案實施培訓。

——教育部劃撥專項經費支持,主要用於學員培訓期間的培訓費、食宿費、資料費和交通費補助等。

七、中國小體育和藝術教師培訓項目

為提高中西部地區中國小體育和藝術教師教育教學能力,遴選有關高等學校,組織實施對中西部地區1200名中國小專職體育和藝術骨幹教師進行50學時的專項培訓,提高中西部地區中國小體育、藝術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培訓對象為西部地區國小專職體育骨幹教師600人,中西部地區中國小藝術教育骨幹教師600人。

——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針對中西部地區體育和藝術教育教師的實際安排培訓內容。其中體育骨幹教師培訓內容主要是國小體育教學基本運動項目,基礎專業技能和基本教育教學技能的培訓;藝術教育骨幹教師培訓內容主要是指導中國小校學生合唱的基礎專業技能和基本教學技能。

——組織有關高等學校組成高水平專家團隊,開發和整合優質資源,組織對教師進行集中培訓。

——教育部負責培訓項目的組織實施,組織專家隊伍,審核培訓方案,進行指導和監督管理等。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學員遴選推薦和管理等各項具體工作。

——教育部劃撥專項經費支持,主要用於培訓學員培訓期間的培訓費、食宿費、資料費等。

八、知行中國-中國小班主任教師培訓項目

為提高中國小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採取網路培訓與集中研修的方式,組織對10萬名國小一線班主任教師進行50學時的專項培訓,促進中國小班主任工作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