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培訓體會

pi減去油價和糧價),目前還很低;第三,美聯儲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6月30日剛剛結束,馬上加息容易引發政策信號混亂。並且,美聯儲手上有2.3億元債券,隨時可以進行公開操作回收流動性,因此暫不用加息措施。這堂課給帶來不僅是對一些常識問題的澄清,更重要的告訴我學習一定要紮實,一定要多思考,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逐漸把握實物的本質,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對創新工作、主動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從履職能力的基本內容看,有決策力,就是要捕捉關鍵問題;有溝通力,提升非語言溝通水平;有團隊建設力,形成和諧的團隊氛圍;有危機處置力,轉危為機;關鍵是要有執行力,把戰略分解並轉化為具體行動的效力和能力。特別是溝通力和執行力我認為是個人比較欠缺的。在溝通力方面要主動、有意識的鍛鍊自己,在語言與非語言溝通水平上有進步。執行力是單位領導一直高度重視的一項能力,通過學習,我認為執行力可能不僅僅是把領導的具體要求貫徹落實的能力,還要有把領導的巨觀指導創新化、具體化的能力,而這方面可能是在以後的工作中尤為重要的。例如,像以後的反洗錢工作、徵信工作以及很多工作,上級行可能都會採用“目標管理、結果控制”的管理方式,即只給定工作目標,讓下轄機構創新工作思路和舉措,達成工作成效。而要想提高這方面的能力,歸根結底還是要多學習、多思考、多實踐,通過不斷豐富自我、完善自我,形成真知灼見,才能在需要的時候厚積薄發,才能有希望提高主動工作和創新的能力,以適應央行工作越來越高的要求。

三、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有了一些粗淺思考

(一)一個人如何成才?一方面,個體個體成才的條件需要主觀、客觀空間,需要機遇。當前正處於國家快速發展期、小康建設期、人民銀行轉型期,政策層面為人才的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機會和空間。另一方面,人才的素質要求是多方面的,有句話說得好,人才就是要“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說、走出去會幹”,這就需要提升個人的全方位素質。

(二)如何才能保持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活心態?現在社會每個人都扮演很多角色,面臨很多壓力,絕沒有一個人說沒有壓力的。而壓力對人的健康會造成很大的損害,從而影響到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如何調適自己的心理,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態?鍾南山院士說,在決定人的健康程度因素中,生活態度、生活方式決定了60%。生活態度裡面我認為就包含了工作態度。因此,我認為,保持健康的心態,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情趣,比如多閱讀,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多運動,享受生命的充實。其次,要能主動打開自己的心扉。很多人平常沉默館寡言,不活躍,這就使得壓力少了很多宣洩渠道,不利於保持健康心理。當然,作為一個成熟的人要學會控制,會表達並不意味著亂放炮。第三,要熱愛自己的工作。人的一生有一大半是在工作中,是處在和同事共事的環境中,有人說,如果工作不開心,那基本上這個人的人生就是不快樂的甚至是失敗的。怎樣在工作中尋找快樂,還是要熱愛工作,敬畏自己的工作,把工作當成事業,在工作中實現人生價值。

(三)要更加細緻、嚴謹地開展工作。一是學習是不能不求甚解。很多老師的授課都會用案例來說明,而且他們選擇的案例都很新,很有吸引力。比如,楊受誠洗錢案;郭美美慈善事件;xx入獄事件等等。這些案例我也知道,但其中和我們工作的聯繫沒有進行深入挖掘,也沒有透過事件看到與人民銀行工作相關的東西,這樣也就放過了鞏固老知識、積累新知識的良機。以後,在工作中不僅要跟蹤時勢,關注常識,還要積極思考,努力把握事件的本質,不斷充實自我。二是工作不能點到為止。以前的很多工作總是沒有做到很細,有些東西,自己感覺不影響大局,就聽之任之,留下很多模糊之處或漏洞。這並不是工作能力問題,而是工作態度問題。今後的工作中要努力改正。三是要有主動創新意識。工作創新很難,但沒有工作創新卻不能推動工作。我覺得要提高創新能力首先是得有創新意識,做個有心人。其次是要不斷積累,就像做研究一樣,知道前人做過什麼,做到前人還有什麼沒做,知道自己將要做什麼,通過這種思維方式的鍛鍊,興許對創新工作會有裨益。最後,還要不怕困難。工作總是在糾結與突破中不斷前進、不斷進步,創新就是要破舊立新,就是要戰勝困難。沒有通過努力得到的果實總是很少的,通過征服困難獲取的成績應該是更甜的。

回顧在xx學習、生活的10多個日夜,感覺很充實、很開心。馬上要離開xx和全國各地的同仁和朋友,心裡也略有些傷感。但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希望各位同學在央行事業的不同崗位上都能大顯身手、體現價值。同時,對培訓學院的各位老師對我們的呵護和關心,付出的心血和勞動表示由衷地謝意,希望xx的培訓工作越來越好,祝願各位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