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培訓心得體會

此次全縣公務員初任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欣賞葉建澄和黃建春老師的那種授課方式。這兩個老師上課有一些共同點,比如說他們絕不長篇累牘地將所授課程的每條法律法規進行逐一講解,而是選擇講解課程中的一些重點、新增的亮點,甚至針砭時弊點出現行法規的一些不完善之處。當然他們並沒有直接闡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公務員,但我從他們的授課中也開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認識到,一名合格公務員應具有充分的服務意識和適當的批判精神,前者防止他做狗官,後者防止他做狗奴才。

我記得葉建澄老師在授課之初大致講過這么一句話,“你們不一定需要尊重老師,如果一個老師不尊重學生,沒有認真備課而讓學生毫無收穫,那他就不應該受到學生的尊重,他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葉老師說這句的意圖很明顯,即我們是平等的,我為大家授課,講的不好你們可以不用買賬。從葉老師的這句話我看到,他並不是站在處長級別的領導地位與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年輕公務員進行對話,此刻他完完全全是一名老師,是一個為大家提供精神服務的智者。彼時我想起托馬斯·傑斐遜,他死後的墓碑上墓志銘寫著:這是《獨立宣言》的起草者,這是維吉尼亞大學的創始人,傑斐遜埋葬於此。他絕口沒提自己是所謂的美國第三任總統。我們留給歷史的往往是一門手藝,也就是說歷史會記得我們為這個世界做出過什麼貢獻提供過什麼服務,而不是某個組織內的一級官銜。

當然對於我們這些年輕公務員而言還談不上為歷史做什麼貢獻,我們眼下如果能具有充分的為老百姓服務的意識就足夠了。我們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往往容易遭遇到“99:1定律”,即我們在服務中只要有1%的問題存在,民眾就很可能因此抹殺99%的努力和成果。這要求公務員必須以謹慎、負責的態度去提供公共服務,但事實上我國政府公務員的服務意識還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

首先,精英意識阻礙了公務員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需要公共服務的百姓。在我國歷史上,官僚組織通過科舉制等途徑吸收了社會上最優秀的人才,即使在當今市場經濟中,政府的力量無處不在,陸學藝在《當代中國社會各階層研究報告》中,將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列在金字塔頂端。中國的官員,一般具有較高的學識和出眾的能力,經過了嚴格的選拔,他們是名副其實的精英群體。xx同志在xx大報告中提出建設服務型政府,但因為精英意識的存在,公務員認為自己高出百姓一等,認為民眾有求於他們,顯得傲慢無禮。這種情況在中西部、尤其是經濟落後地區非常明顯。幸運的是,這一趨勢正在發生改變,葉老師的上課態度以及他所傳授的內容正顯示著公務員職業的特殊性是在逐漸消退的。

其次,層級意識阻礙了公共服務效率的提高。公務員系統有嚴格的等級制度,講求上下級之間的服從。公務員要講究紀律,往往對上級絕對遵從,並以此獲得上級的好感。如果上級命令是合理的當然好,但如果上級的命令和民眾的利益訴求發生衝突,比如上級因為個人判斷失誤或者利益選擇而犧牲了民眾利益,這時候公務員仍然對上不對下,就會得罪民眾,影響政府服務形象。

服務意識的不到位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現今體制仍然無法完全擺脫官僚這個辭彙,故此接下來我想到的是批判精神。我記得前天黃建春老師為大家授課時著重講解的是新增的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以及現行條例存在的問題。新增的處分條例是對舊時條例的補充和修正,也就是說舊時的條例是有問題的。如果說問題是時代的呼聲,那么批判則是對這呼聲的回應。在認識論層面,批判是認識問題的邏輯起點,從方法論角度,批判為解決問題、推動進步提供了契機。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上,批判是思想進步的活水、社會發展的源泉。沒有哥白尼的批判精神,就沒有神學大廈的坍塌,也就沒有我們所生活星球的真相;沒有費爾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沒有對黑格爾哲學的揚棄,也就沒有馬克思主義的登場;沒有共產黨人的批判精神,就不會有社會主義中國的撥亂反正,也就沒有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正是在批判中,我們突破一個又一個禁區,從必然王國一步步逼近自由王國。

批判是通向正義感的捷徑,是體現存在感的絕佳方式,但歷史的責任不允許我們滿足於道德飆車。中國的進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該不該”的判斷,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尋。故此,我認為批判精神應是適當的,我們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解決問題上。這次初任培訓我就發現了一個小問題,大家普遍不喜歡機關公文寫作這門課程。其實道理很簡單,這是網際網路的時代,公文寫作在網際網路面前已經沒有秘密可言。我認為將所有類型的公文對大家進行逐一講解並不能帶給大家什麼提高。比如說,命令這類公文,對於我們年輕公務員來說這輩子恐怕都接觸不到,即便有機會彼時所學內容也該早已忘清,而重新打開網際網路去學習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