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員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2024年2月29日,xx博物院宣教部組織的關於秦文化知識和講解技巧的培訓學習,在我們的戀戀不捨中敲響了結尾的鐘聲。對於這一階段的培訓課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淺”這四個字來形容了。老師們的博文廣識、生動講解、精彩案例無不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為期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們每天都過得緊張而充實,學到了很多,也有很多的體會。下面,我將自己在這段時間的培訓學習談談我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第一部分,做為講解員,應該不斷充電學習,提高自身素養。

我加入講解員這個隊伍已經五年了,從剛開始的懵懵懂懂到現在的堪堪入門,從第一次講解的磕磕絆絆到現在的出口成章,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不能滿足於一成不變的出口成章,而要進入更深層次的實施和成熟階段,熟悉掌握講解內容,了解講解環境,因人施講,具有良好的觀眾駕馭能力。在講解之外,還要刻苦專研,發掘和文物有關的深層次的知識點,豐富自己專業知識量,僅僅是靠剛進博物館時候的那一點講解詞那點內容是完全不夠的,否則在講解時候就是反覆在重複,造成講解內容呆板、枯燥、乏味。

幸運的是,這次培訓中,中國社會學院趙超老師、xx博物院田靜副院長、陝西師範大學的嚴艷老師、譚錢學老師和xx博物院的黨士學、郭向東、馬生濤老師,xx考古隊張衛星、許衛紅、蔣文孝、劉占成等老師從各個方面給我們講解了“秦文化”及相關文化知識,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充實了我們的知識,為我們的講解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正彌補了我的短板。作為一名xx博物院講解員,我們不應局限於學習秦俑方面的知識,而且還應該了解更多關於“秦”的其它知識,也要及時了解了xx考古新動態,把這些新動態的情況增添到自己的講詞中,以豐富講解內容,提高觀眾的興趣,以達到靈活多變、因人施講的目的。

第二部分,作為講解員應該充分運用講解技巧、肢體語言吸引參觀者的注意力,努力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點深入淺出的、引人入勝的傳播到觀眾們的腦海中。

講解是一門知識和語言(包括肢體語言)高度結合的綜合藝術。需要講解員做到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較強,達到觀點鮮明,內容準確,言簡意賅,系統完整的要求;更要史物結合,注意聲調節奏,追求有親和力、聲情並茂的講解效果,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因人施講,會針對不同職業、民族、年齡、性別、文化水平的各種觀眾,組織不同的語言。但這些還是要融合到實際工作中,自己不斷和實踐相結合,做個有心人,更多的總結經驗才能達到。

通過著名播音員海茵老師和東方航空公司趙嬋雯老師的講課,讓我掌握了這項工作的技巧,但更需要我躬身踐行。通過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一名講解員,首先國語要標準,在吐字發音、語言表達方面要清晰、明了、態度親切,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講解員的一顰一笑都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行為舉止運用都要規範、適時、準確,待人接物符合禮儀的要求。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利用這次培訓學到的方式方法,勤學苦練,紮好基本功。

講解稿是講解工作中極為關鍵的一部分,好的講解稿會讓觀眾的興趣大增。我每一次講解工作後都會及時修改、添補內容,豐富講詞。這是對自己所學知識的提煉和總結,同時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講解風格整理出適合自己的講解詞,使我的講解更具有個人風采和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