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願服務欠發達地區計畫實施方案

(四)體檢確認(4月21日——4月25日)。

4月21日-4月25日組織報名志願者按就近就便原則,在三級乙等(含三級乙等)以上的醫院進行集中體檢,確認志願者名單。體檢不合格的,要及時調換,各高校項目辦要本著對志願者和服務地高度負責的精神,按省項目辦下發的體檢標準(見附屬檔案三)和健康要求(見附屬檔案4),嚴格把關,確保體檢質量。如發現在體檢過程中弄虛作假,省項目辦將予以通報,並取消項目辦下一年度的招募資格。志願者在服務期間,因體檢不嚴導致既往病復發等所產生的全部費用由責任項目辦承擔。體檢通過的要在“招募管理信息系統”中註明。

(五)審定確認(4月26日——6月10日)

1、初選。各高校項目辦要在省項目辦的指導下,根據面試、體檢、招募指標的要求,綜合考察報名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學習成績、志願服務經歷等情況,初步選出符合條件的志願者,並公示三天。合格後,使用“服務欠發達地區計畫”網上招募管理信息系統於 4月30日前將名單上報省項目辦。

選拔志願者應優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①應屆大學生畢業生學分總績點(或學業成績)排名在本院系同年級學生總數前70%之內。②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優先③優秀學生幹部和有志願服務經歷者優先④基層急需的農、醫、師和經濟類專業者優先⑤入學前戶籍所在地在服務地優先

2、名單公示。 5月10日至5月13日,省項目辦將錄取志願者名單進行公示,若無異議,省項目辦將與志願者簽定《招募協定》。

3、發放《確認通知書》。6月10日,省級項目辦根據公示情況確認錄取人員,並發放《確認通知書》(即服務崗位,培訓報到時間、地點及聯繫方式等)。

(六)志願者補招

培訓派遣期間,如出現入選志願者流失,省項目辦將根據流失情況進行補招,補招工作嚴格按照省項目辦制定的志願者選拔條件和體檢等選拔程式,從志願者後備人才庫選拔並經培訓後方可派遣到崗。

(七)集中培訓 (7月23日-7月25日)

省項目辦組織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xx省大學生志願服務欠發達地區計畫大學生志願者參加培訓(具體事項另行通知)。培訓的內容包括黨和國家新農村建設等政策檔案以及有關基層工作特別是農業、教育、衛生、扶貧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志願服務理念、志願服務條例、志願者典型事跡、服務地基層工作的現狀、服務單位和崗位的基本情況、服務崗位(教育、衛生、農技)專項技能、團隊意識等。培訓結束通過考試的,頒發上崗證書。

(八)註冊、上崗

培訓期間,省項目辦將按照《中國青年志願者註冊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對志願者進行註冊,頒發註冊證。

7月26日(暫定),舉行出征儀式。儀式後,各服務縣項目辦工作人員組織志願者抵達服務地,有針對性地向志願者介紹服務地風土人情及服務項目的基本情況,並安排專人送志願者赴服務崗位協調服務單位安排志願者工作、食宿等有關事宜。服務縣項目辦要組織支教志願者在開學前分階段參加崗前教學培訓、在當地教育部門實習、備課、家訪等,為開學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做好準備。並結合當地實際,適時做好崗位培訓工作。

以上組織招募、培訓時間安排將根據實際進展情況進行調整,省項目辦將在“xx省大學生志願服務欠發達地區計畫志願者招募平台”(zyz.541205.com)上及時發布有關信息。

六、日常管理和服務

1、戶口、檔案、組織關係管理。服務期間,畢業生戶口可根據本人意願遷往服務單位所在地或家庭戶籍所在地或服務單位所在市、縣(區)人才服務機構,遷入地公安機關憑畢業生報到證、畢業證書和戶口遷移證為其辦理落戶手續。本省高校招募的志願者戶口、檔案也可保留在畢業高校。xx生源外省高校大學畢業生志願者服務期間,由中國海峽人才市場、xx青年人才開發中心、福州市人才儲備中心提供免費檔案保管及人事代理。服務期間,黨團組織關係由畢業生憑黨團組織關係介紹信轉至服務單位。服務期間申請入黨的,由鄉(鎮)一級黨組織按規定程式辦理。服務期滿後,戶口、檔案和組織關係按照有關規定轉遷。

2、根據“誰用人、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志願者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由服務縣項目辦具體指導,由服務單位具體承擔。服務縣項目辦具體負責協調服務單位落實志願者服務崗位、免費住宿以及安全、健康、衛生等後勤保障,幫助解決志願者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志願者的服務工作進行考核評估。服務單位按照本單位有關規定把志願者作為本單位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加強安全教育,給予相應的待遇,負責提出考核初步意見。服務地設區市項目辦對服務縣項目辦的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評估。志願者所在高校項目辦要及時跟蹤了解志願者工作、生活等情況,並積極給予幫助支持。各級項目辦協調一致對志願者和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