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縣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工作情況

一、基本情況

上半年,全縣新發展個體工商戶525戶、資金數額3446.77萬元、從業人員1060人;新設立私營企業117家、註冊資金2965 萬元、從業人員2965人。截至XX年6月份,全縣共有個體工商戶6514戶、資金數額2.53億元、從業人員11198人;全縣共有私營企業1198家、註冊資金36.2億元、從業人員19358人。

1-6月份,全縣非公經濟實現產值38億元比增20.63%;上繳稅收2.14億元,比增41.07%;。

二、主要工作

1、推進產業集聚,做大非公經濟總量。全力打造紡織、礦業、林產“三大板塊”和食品加工、鞋業、水電“三小板塊”。

(1)出台《關於XX年進一步扶持工業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制定的27條扶持政策和《關於扶持紡織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7月13日,我縣召開扶持工業發展優惠政策落實會,縣政府共向102家企業發放優惠政策扶持資金351.16萬元。

(2)繼續堅持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督查“三個一”項目等工作,圍繞“3+3”工業主導產業來引進、促成項目。上半年新上“三個一”項目約70個,總投資約11億元。目前,福建鑫華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與經濟開發區方面商談,計畫用地800畝,建設12萬噸的化纖生產項目。還有香港寶元公司,計畫用地100畝,投資1個億,建設紡織項目。

(3)持續推進“一區三園”建設,拓寬園區平台。重點建設承接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的13500畝城西園,做大做強紡織工業的10000畝輕紡工業生態園,承接福州等閩東南鞋業產業轉移的3000畝洋中鞋業專業園。同時在二重山以內規劃建設“尤溪鉛鋅產業高科技園”,吸收相關鉛鋅下游產品加工企業入駐發展。

(4)引導企業實施創新,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出台檔案制定獎勵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建立技術中心;鼓勵企業引進國內外新設備進行更新改造和提升,淘汰現有落後的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設備裝備;鼓勵企業努力開發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市場適銷的下游精深加工產品,培育自有品牌。

(5)重點抓好誠明冶煉公司擴建和新建10萬噸電解鉛、新上10萬噸鋅冶煉項目、華港電源科技有限公司多元化開發、沈郎7000噸精煉山茶油加工和保健護膚等系列產品開發、閩人酒業萬噸黃酒生產、金門春6000噸果脯等系列產品產品、萬噸綠竹露、豐業紡織、永進紡織、金陽紡織、遠升紡織、遠宏紡織和中泰紡織二期等在建項目,促使儘快建成投產,使之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

2、深化開展“服務企業年”活動。 XX年為全縣“機關效能建設年”,以推進權力公開透明、廉潔高效運行為重點,健全規範權力運行制度,努力解決機關作風和發展環境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1)今年我縣將“改善項目審批與最佳化投資環境”列為XX年急需解決的十大困難與問題之一,主要解決政務中心部分視窗單位對視窗工作人員授權不充分、審批前置條件太多等問題。今年上半年已取消99項行政審批審核事項,改變43項事項的審批審核方式,進駐部門從原來10個增加到14個,授權項目從原來45個增加到108個。

(2)積極改善企業的融資環境。一是3月中旬舉行政銀企共謀發展推進會,縣主要領導和市人行及市各商業行社負責人出席會議,舉行了授信簽約儀式。二是扶持成立錦鴻、佳信等2家註冊資金上億元的民營擔保公司,對其為紡織企業擔保的業務占總業務80%以上的,給予200萬元獎勵。三是繼續實施《尤溪縣工業還貸周轉金實施辦法》,還貸周轉金從去年的1千萬,今年增加到2千萬。四是繼續完善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經濟考評獎勵辦法,成立尤溪縣金融工作考評工作小組,出台《尤溪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XX年金融貢獻獎考評辦法的通知》,同時提高金融機構對企業放貸的獎勵門檻和獎勵標準。

(3)抓好企業的“智力幫扶”。一是開展“校企掛鈎、教師掛職”活動。由縣工商聯牽線搭橋,縣委黨校派出8名優秀教師到8家非公企業掛職一年,幫助企業創建學習型企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二是6月6日至10日,縣工商聯和縣委黨校共同組織全縣40多家非公企業的87名負責人和技術骨幹到上海市委黨校學習和參觀世博會。三是7月18日至20日,縣工商聯組織20多家企業老總到安徽望江工業園區和華茂集團等企業參觀學習。

(4)幫助企業抗災自救,恢復災後生產。一是4月份某紡織企業因廠房失火,損失達到500多萬元,企業重新恢復生產困難很大。事故發生後,縣工商聯組織協調該企業發生失火事故的各項善後工作。發動會員企業,採取幫助受災企業臨時安置工人,為恢復生產儲備員工;及時兌付受災企業貨款,解決恢復生產急需的資金;儘可能幫助受災企業貸款作擔保等“三舉措”,支持該廠加快重建進度。二是6月中旬以來,我縣遭受特大暴雨襲擊,有59多家非公企業受災,經濟損失達2200多萬元。災情發生後,全縣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幫助企業抗洪救災。縣工商聯全體機關幹部深入到受災嚴重的企業,與企業主共商抗洪自救和企業恢復生產的措施辦法,及時與鄉鎮和部門有關領導溝通,幫助協調解決企業恢復生產所出現的一些困難。縣質監局組織救災維修小分隊,及時為受災企業修理各種計量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