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的兒子》課堂觀察報告

觀察主題:教學評一致性課例:行為與內容維度(結合目標分析)

對主題的理解:所謂“教學評一致性”,就是學習目標引領下的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課堂的評達成的一致性。“目標”是教師思考“學生學會了什麼”,這既是教學的起點,又是教學的歸宿,既規定教學過程的方向,又提供教學有效的證據;“教”指的是通過一個課時或一個單元的學習,教師想讓學生 “知道什麼”“能做什麼”“體悟什麼”;“學”指的是學習活動的組織,即為了達到“教”的目標,設計哪些學習任務、組織哪些教學活動;“評”指的的是評價,就是對學習活動進行反饋和矯正,以便改進學習。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如何實現,我們主要就是看目標引領下的教、學、評是否達成一致性。

所以我們確定了這樣一個觀察主題,並將觀察的情況通過觀察量表來進行呈現。在這張表里,我們記錄了在本課4個教學目標的引導下教師的行為(包括教師提問、組織討論等)、學生的行為(包括回答、朗讀、討論等)以及評價任務是如何展開的。

總結:

不管是從郭老師的教學設計還是這張觀察表記錄的信息看,都可以看出郭老師具有很強的“教學評一致性”的意識,她的每一次提問、組織討論等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達成目標,學生的每一項學習任務都是指向目標。郭老師通過先評再學、邊評邊學,讓學生在學中評,努力發揮了評價的促進作用。教學評三者之間是一致的,這種課堂現場的一致性讓教者知其所教,讓學者明其所學,確保了課堂的真正有效。

但從記錄的信息看,可能也有一些需要商榷的地方,

存在問題:

1、目標二:教師在點評“林肯擁有堅定的信念”時是否能讓學生來說,郭老師先入為主的告之學生這一點。學生缺少思考的空間。

2、目標三:學生通過圈畫關鍵字,教師直接讓學生表述參議院的態度變化,郭老師總結了寫法“以人寫人”,似乎覺得老師在告之學生寫作方法。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沒有真正地掌握。多讀相信也能讓學生也能悟出什麼。

3、由於郭老師的目標定位在寫作方法上,我們認為學生讀課文上面做得欠佳,整堂課上下來朗讀沒有提升。

我們縱觀本課的四個目標,全部都是關於寫作方法的,語文是需要寫作方法的訓練,但是,“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同樣需要關注。這堂課由於太強調寫作方法,忽略了語文的本質。語文課姓“語”,語文的味道少了。學生的情感態度變化與感悟都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