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
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
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宜晴,穀雨宜雨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霧濃,一日天晴
清明起塵,黃土埋人
清明響雷頭個梅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
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
清明刮動土,要刮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