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讓道 學會寬容

寬容也是人格魅力中的要點。一個以敵視的眼光看人,對周圍的人戒備森嚴,心胸窄小,處處提防,不能寬大為懷的人,必然會因孤獨而陷於憂鬱和痛苦之中;而寬宏大量,與人為善,寬容待人,能主動為他人著想,肯關心和幫助別人的人,則討人喜歡,被人接納,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喜悅。寬以待人,就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較強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寬厚。容忍,心胸寬廣,忍耐性強。人們往往把寬廣的胸懷比作大海,能廣納百川之細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彈簧,具有能伸能曲的韌性。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時待人以寬。”就是說,相容接納、團結更多的人,在順利的時候共奮鬥,在困難的時候共患難,進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刨造更多的成功的機會。反之,相容度低,則會使人疏遠,減少合作力量,人為地增加阻力。寬以待人,就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早就告誡人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件事情,你自己不能接受、不願意做,別人也一定不願接受、不願意做。在人際交往中,記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誨是大有彈益的,它可以避免提出人們難以接受的要求,避免由此而來的難堪局面,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環境。推己及人,是以自己為標尺,衡量舉止能否為人所接受,其依據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將心比心,設身處地,還可以用角色互換的方法,假設自己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想想會有什麼反應、感覺,理解他人,體諒他人。寬以待人,要有主動“讓道”精神,寬容讓人。在與他人交往中常常會因為對信息的意義理解不一,個性、脾氣、愛好、要求的不同一,價值觀念的差異產生矛盾或衝突,此時我們應記住一位名叫喬西·布魯澤恩的作家的話:“航行中有一條規律可循,操縱靈敏的船應該給不太靈敏的船讓道。我認為,這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也是應遵循的一條規律。”應該尊重他人意見,尋找共同立場,主動“讓道”,而不應爭先“搶道”。“禮讓三分”能確保“安全”,於己於人都有利。人往往能夠將別人的缺點看得一清二楚,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因此嚴厲地指責別人。在與人相處時,要懂得隨時體諒他人,在溫和且不傷害人的前提下,適宜地幫助別人。以嚴厲的態度對待別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無法達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的困擾,關鍵在於寬容他人。我們不套用苛刻的標準去要求別人,要尊重人家的自由權利,愛情之所以可以成為催人上進的力量,不是由於嚴厲,而是由於寬容。愛情原諒了愛人的種種缺點、毛病,恰恰能使愛人“舊貌換新顏”。因此,做一個肯理解、容納他人的優點和缺點的人,才會受到他人的歡迎。而對人吹毛求疵,又批評又說教沒完沒了的人,不會有親密的朋友,人家對他只有敬而遠之。有這樣一件事:一個年輕人抱怨妻子近來變得憂鬱、沮喪,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對他嚷嚷,並開始罵孩子。這都是以前不曾發生的。他無可奈何,開始找藉口躲在辦公室,不想回家。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問他最近是否爭吵過,青年回答說,為了裝飾房間發生過爭吵。他說:“我愛好藝術,遠比妻子更懂得色彩,我們為了各個房間的顏色大吵了一場,特別是臥室的顏色。我想漆這種顏色,她卻想漆另一種顏色,我不肯讓步,因為她對顏色的判斷能力不強。”長者問:“如果她把你辦公室重新布置一遍,並且說原來的布置不好,你會怎么想呢?”“我絕不能容忍這樣的事。”青年答道。於是長者解釋:“你的辦公室是你的權力範圍,而家庭么及家裡的東西則是你妻子的權力範圍。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去布置‘她的’廚房,那她就會有你剛才的感覺,好像受到侵犯似的。當然,在住房布置問題上,最好雙方能意見一致,但是,如果要商量,妻子應該有否決權。”青年人恍然大悟,回家對妻子說:“你喜歡怎么布置房間就怎么布置吧,這是的權力,隨你的便吧!”妻子大為吃驚,幾乎不相信。青年人解釋說是一個長者開導了他,他百分之百地錯了。妻子非常感動,後來兩人言歸於好。所以,夫妻生活和其他許多人際關係一樣,會有這樣那樣不盡人意的地方。只有採取寬以待人的態度,才有助於矛盾的解決。古人云:“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人不能太清高了,因為世界本來就很複雜,什麼樣的人物都有,什麼樣的思想都有,如果你事事與人斤斤計較,只會自己堵住自己的路。一個人必須具有容納污穢與恥辱的能力,再加上包容一切善惡賢愚的態度,才能有圓滿的人際關係。大凡有影響有魅力的人,都具有良好品質。如果我們能愛心永存,真誠待人,寬以待人,就能儘可能多地贏得別人的好感、信賴和尊敬,就能較好地與周圍人和睦相處,就能在人生旅途中順利愉快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