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發展政協提案

分析根本原因,在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認為“女孩讀書沒用,反正將來是嫁人”。所以,九年義務教育中輟學的或因家庭經濟困難上不起學的絕大部分是女孩。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不少未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女孩子加入到了打工妹的行列。在繁華的城市裡,由於沒有文化或文化低下,她們只能到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報酬低廉的行業,她們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尤其是,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農村男性勞動力的大規模轉移,“農業女性化”的趨勢日益突出。調查顯示:農村婦女從事農業勞動的比例為82.1%,比男性高17.4個百分點,新的分工格局把農村婦女推向農業勞動主力軍的位置。

今天的農村女童是未來農村的勞動者和科技人才,這支人力資源文化科技素質的高低,將直接關係到農村經濟發展的前景。因此,政府在實施基礎教育發展規劃時,要正視目前貧困地區女童入學率低、輟學率高的現象,撥出專項女童教育資金,採取減免學雜費等辦法,特別是要多重視、關注和支持目前資金困難的“春蕾計畫”,為女童入學提供經濟支持。

為推動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我們建議:

一、建議提高中央和省級政府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的比重,進一步改進完善農村基礎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加大對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

二、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合理地分配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資金投入比例,以使“優先發展基礎教育”的政策得以落實。

三、建議對少數民族地區、個別邊遠山區、經濟貧困地區的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實行發放助學金制度。

四、建議教育部門在建設中等職業學校時,能根據婦女的特點和優勢,辦一些女子職業中、高等專業學校,在學校內開設適合女性就業優勢的專業課程,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專業需要,對婦女進行職業技術培訓,擴大女性接受中等甚至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