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講話稿2篇

2、弘揚澄中精神,構築校園新文化,為全校師生可持續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

學校精神是一所學校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形成的獨特的文化現象,它的形成既與這所學校獨特的歷史、地理、人文環境有關,也與校長、優秀教師、傑出學生密切關聯。澄潭中學五易校址,自力更生、艱苦辦學,到63屆學生李成堯、張才華勤奮好學,艱苦奮鬥的精神業已形成並得以代代相傳。在新的形勢下,澄潭中學自強不息、自加壓力,在無地理、師資、生源、硬體情況下,進一步弘揚和深化“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澄中精神,面臨弱勢不氣餒,頑強拼搏,走出了校園建設和教育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路子。在繼承傳統、面向未來的創業過程中,澄中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一是過去別人說澄中是“三流的生源、三流的師資”,但我們是知恥而後勇,承認不足,急起直追,作為教師,把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源動力,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作為學生,進校時雖然基礎較差,但他們面對劣勢不氣餒、不放棄,在“不到最後,永不言敗”的信念指導下,以頑強的意志、堅韌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勤奮好學,不恥下問,不斷進取,最後勤奮的澄中學子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勤奮好學,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是“教師成才,學生成長,學校發展”的保障,也是學校教育質量持續輝煌的前提。二是澄潭中學在弱勢情況下發展到現在省級文明單位、省二級重點中學、省科研興校200強和花園式學校,靠的是先進的辦學理念,如果沒有“未來有多近,在於你想得有多遠”的思考,就不會有學校新的發展思路和新的校園建設,如果沒有“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明天你將生活在過去”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就不會有新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改革。我們在積極倡導“行成於思”的同時,同樣注重“行勝於言”,敢想敢做會做,教師踏踏實實地教,學生踏踏實實地學。學校任何一項教育改革也都非常注重操作性層面的構建和探索,使每一項改革都能促進學校的發展和質量提高,澄潭中學能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式上得益於這種“觀念領先、步子紮實的實幹精神。三是發揚了“團結協作、智慧共享”的團隊精神。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專業成長是系統整體效應作用的結果,在一個學校里,教師群體相互協作、相互促進,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學模式、教學風格的互動和碰撞,可以產生1 1>2的智慧火花。學校建立“系統責任制”,意義就在於使各職能部門、各教師之間能實現系統信息的互換和共享,從而通過知識共享,資源共用,運用集體智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此,我們在進行學校管理改革中,把年級組、備課組、辦公室協調成一個整體,變針對教師個體的點式管理為以組室為主的塊式管理,利用集體的力量管理、指導、引領、幫助個人,形成了各系列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協作提高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這種“競爭、合作、欣賞”的團隊精神,為澄潭中學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過去,“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勤奮好學、不甘落後、觀念領先、步子紮實、團結協作、智慧共享”精神造就了澄潭中學,並形成了澄中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澄中精神必將綻放新的異彩。

文化之為文化,是因為文化具有強大的制約力和推進力,讓我們共同來構建豐富校園文化,使之成為全縣師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動力,使之成為我們走向文明、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