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國培研修日誌和感悟

教師培訓日誌9 xx-11-19  星期五  晴

我以後的教學中會充分發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同時,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和諮詢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最佳化,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但,是不是就讓學生在計算機上瞎碰瞎撞?是不是每一個概念都要學生自己去建構?教師的講解、傳授知識是不是都是多餘的?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的,在教學中教與學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片面的強調某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都將會走入另一個新的極端。

教師培訓日誌10 xx-11-20  星期六 晴

授課老師都能強調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的統一。信息技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台,利用它實現相同的目標,我們可以採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同時,課程整合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目標固定後,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務來實現,每一位學生也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完成同一個任務。這種個別化教學策略對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但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人們具有協作的精神。同樣,在現代學習中,協作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助於學生協作意識、技巧、能力、責任心等方面素質的培養。但是,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於人數、教學內容等種種因素的限制,教師常常力不從心。而計算機網路技術為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實現協作式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支持環境,為培養學生的探索、發現、解決問題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如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模擬再現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各種複雜的條件下做出選擇和決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培訓日誌11 xx-11-21  星期日  小雨

一天的學習活動結束了,我感悟頗深,一定要高度重視各學科的教學資源建設,如果你

沒有豐富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就談不上讓學生自主學習,更不可能讓學生進行自主發現和自主探索。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就難以改變,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就落不到實處,創新人才的培養自然也就落空。但是,重視教學資源的建設,既要注重多媒體素材和課件實體開發,又要注重運用模式的開發。多媒體素材和課件現在可以通過網站或教學光碟等獲取到,教師也可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部分利用或加以簡單修改後用於教學,但總體上看仍很零散,達不到一定的規模。另外,雖然目前我國的網路教育發展很快,特別是“校校通”工程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小學校也建設起了自己的校園網,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的平等和普及,裡面有很多豐富的資源,是一件好事,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有許多網校仍然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模式,局限於“同步練習”和“課後補習班”的形式,在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上與傳統教學相比基本上沒有大的改變。從目前的內容來看,網校在結合學科做研究性、探索性、合作式學習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欠缺。所以資源建設既要注重“量的擴展”,更應該追求“質的提高”,這樣才能在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方面充分發揮它的作用。

教師培訓日誌12 xx-11-22 星期一  晴

心中畫了一個大問號,我們那也有計算機,為什麼不能更好的利用呢?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徹底改變教育教學觀念,加強課程改革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不斷地探索與實踐,努力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水平和實踐開發的能力,使教與學合諧統一,實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從而促進教育的重大變革。

通過今天的培訓,讓我感覺它不同於以往的培訓,內容新穎,有吸引力,使我有興趣繼續學習下去。

教師培訓日誌13 xx-11-23 星期二 晴

每天老師給我們布置的練習作業,我認真做了。總體感覺自己接受的還是比較快的,當然和老師的詳細講解是分不開的。正因為有了兩位老師科學有效的細心講解,才有學生對知識的牢固掌握,在這裡對老師說聲謝謝了!

教師培訓日誌14 xx-11-24  星期三  多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