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文學寫作培訓日記

7月15日,晴。

第三日。

一早就聽說xx老師已經走了,頓時渾身上下力氣全無。詩歌是我此行的最大夢想,而我有太多的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做,比如合影,比如簽名,比如認真請教,細細長談。可能這就是近鄉情怯吧,昨天晚飯後本有時間,卻始終提不起勇氣,現在他卻已經走了……

來不及細想,已經上課了。今天上午是彭xx老師的課,雖然我仍沉浸在xx老師離開的憂傷之中,又想到文學是相通的,既然來了,也好好聽聽其他老師的課,或許也能有些許收穫。

彭xx老師是著名的學者、作家和文學批評家,同時是湖南湘西的一個土家族人,和我們四川有著相同的語言。儘管他是從小說的角度來講課,儘管我只是抱著聽一聽的心態來聽課,卻剛上課就被他的思想所吸引。他說,作為一個作家,一個文學創作者,我們要為這個時代傳播“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美德。這是最基本的創作良知,不要在作品裡種鴉片,販毒素,害生靈。要激惡揚善,激濁揚清,要為時代心懷蒼生、悲憫大地。

我想,一個這樣心懷蒼生,悲憫大地的人,不管他是作家還是詩人, 都是一個高尚的人。他的作品至少是高尚的。接下來的課程印證了我的想法。一本長篇散文《娘》讓我認識了一個愛文學不愛江山的作家,一個失去至親後追悔莫及的孝子,一個強調真實大於虛幻的講師。沒有他,我們就看不到《娘》這樣優秀的傳播中國文化的,在國內引起轟動,甚至可以影響西方思想觀念的作品。沒有他,我們也許就看不到《山楂樹之戀》這樣純美的電影。他成就了文學,文學也成就了他。如果他不是有高尚的思想,博愛的情懷,如果他不是有對文學執著的熱愛和堅守,我們的文壇會失去一位優秀的大師,我們的國家會失去一位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而擁有的只不過是多了一個政客而已。

他的講課自始至終都是掌聲不斷,學員們從他身上看到了文學無與倫比的魅力,看到了堅守文學的希望與決心。有了xx老師的前車之鑑,我毅然決然地請求與他合影。我說,當我在以後的文學道路上動搖的時候,我就看一看跟您的合影,我就看一看您的親筆簽名。

同時,《娘》這本書我推薦給所有的朋友,不管你是哪個群體,什麼職業,都一定有巨大的收穫。

下午是社會實踐,我們在班主任和達州市作協的帶領下參觀了達州市博物館和張愛萍將軍的故居。這一段寫起來比較繁雜,只揀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二點入記。給我衝擊最大的當然要數恐龍化石,不描摹,不敘述,直接上圖。

其次是紅軍文化,這一點主要從張愛萍將軍的故居展開來說。(故居照片以後補上。)這次探訪張愛萍將軍故居,讓我更加全面地認識了這位偉大的將軍。原來他不僅是著名的將軍詩人,還是攝影家、書法家。

張將軍算得上那個年代的富二代,現在的富二代們,你們能向張將軍學習學習嗎?征服人心的,不是金錢、地位、權勢,而是一個人的高尚人格和思想。 

16日,失記。失記的不是時間,而是事件的先後順序。

忘了具體時間了,就單獨來說說劉xx老師的課。 劉xx老師是當代著名作家,湖北黃州人。也許這些都很抽象,但他獲得過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小說《天行者》和最新出版的《蟠虺》非文學界的朋友至少會略有耳聞。

因為大家學習了幾天,比較疲乏,加之老師是以漫談+慢談的形式來講課,初聽劉xx老師的課就有點容易打瞌睡了。但聽進去了之後,發現了很多重要思想。這些思想和創作要點對我們創作的作品是否優秀至關重要。他認為“文學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邊疆”,他認為文學應該向後看,他認為文學是一種品質。而作家應當具有一雙慧眼,能夠看到被歷史掩蓋的真相,作家的歷史使命就是給同時代的人和後人留下關於歷史真相的另外範本。期間,更是談到了一些被掩蓋的歷史真相,這些就不是單純的文學創作了,還關乎文學的價值、高度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