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日記

日記9:

昨晚聽說,一個老師讓學生自己講逍遙遊。我吃了一驚,同時也刺痛了我的神經。我想我們每個語文老師都要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離家幾天這個課怎么辦?一般都是調課的。我該怎么辦?出來時有些匆忙,雖然有安排,但是沒有完全說清楚。今日是星期一了。必須說清楚了。於是我和班主任聯繫了一下,得知課都基本上調好了。我就和班主任盧老師說,如果有些課還沒有安排,就讓學生自己自習好了,我都布置任務了。在群里和學生說了。之後,我就和科代表周文君通了電話,大體上說了一遍。我說詳細的文字稿見群里。不知道小丫頭能否承受這樣的重壓,又不知班上的猴頭能否聽從科代表的安排?

日記10:

上午上課的是來自宜興的楊志芳老師,連續教高三26年。他講座的題目是江蘇高考命題研究。我發現教師們對這個最興趣。很多人用手機、照相機拍楊老師的ppt,那個場景蠻壯觀的。楊老師的研究確實到了精細化的程度,達到了極致。我很佩服,也更加坐臥不安。我深深地明白,教師的基本功,主要還在教學內容上。這個精細化的功夫,我還要好好努力!開講前,主持的王聚元老師對昨天的課,學員的表現進行了點評。其中,大概還說到了我,說昨天有學員,敢於提問,發表不同的看法,這種勇氣他很讚賞。其實,我知道,與過去相比,我這一次的提問還是很有質量的,畢竟我是帶著問題,有了研究,有了困惑而問的。不過,我更清楚,我差什麼,我缺什麼,我要該怎么做。我更加清醒,更加謙虛謹慎了!我明白了我的無知到底在哪裡了! xx-09-16 13:47:46

日記11:

惹下大禍了!上午xx老師帶來了3本資料,隨意發給三個學員,我們都紅了眼。遇到xx老師,他有幸得到一本。我看後,就說去複印一本吧,大概幾十塊錢。於是有14個人留下名字了,也要複印。我登記他們的名字、手機號。吃中飯時,我著急,沒有排隊打菜,就要了一份套餐吃起來,趕緊時間去複印啊。先打電話給班主任,知道在圖書館裡有複印的地方,一頁紙1毛錢。我趕緊過去。跑到江南大學,一路問,找到圖書館,要求複印十四本。9.5元一本。等到全部複印好,已經將近2點了,下午的課已經開始了。不過我又迷路了,找不到上課的教室了。問了不少學生,不少學生也不認識,最後一個認識,還親自開電瓶車送我到人文樓下。進去時課已經開始上了。5點鐘下課,我發書,按照登記名字的發。結果不少沒有登記的人也要。沒辦法,發完後,我又登記了,這次有16個人,我收了錢,一人十塊。只好又去複印了。雖然不情願,但是沒辦法,真有被“l##j”的感覺。我說如果有第三次,真的不高興了。哎,可惜沒有美女相伴,又是孤零零的,雖然有兩個爺兒們一起來,我視若無物。只好進行到底了!

日記12:

9月15日,第二次為學生投稿,不過應該希望不大,完全有全軍覆沒的可能。第一次就重在參與吧;9月16日,平常的一天,不過,我人在xx,可是在家裡的課代表布置了作業,收交了日記本,課代表還批改了.這是我日記教學史上的第一次.默寫的作業也布置了,正準備在放假前,課代表在課堂上檢測.語文老師不在家,課代表就是語文老師.語文老師工作中有可替代的,學生可以做的,必須讓給學生.課代表能撐得住嗎?第三,理智告訴我:培訓會議期間的聽課筆記如果無法變成電子稿,最後一定會成為廢紙.可是現在就要變成,時間又來不及.只能這樣:在培訓期間,把應交的作業交了,自己的發揮\反思\特長,也必須一同展示,這是我對自己的高要求.同時,在這裡,完成幾個教育局的檔案,千萬不能耽誤.至於聽課筆記的電子稿,回去後弄吧.就這樣! xx-09-17 06:19:09

日記13:

上午到xx一中聽課。兩節課和一個講座。詳細文章見專文。幾個花絮或靈感說一下:1為了買聽課的筆記本,我在開課前特地到學校外面買一個好本子。說實話,我的聽課筆記本必須是最好的,我不喜歡用普通的本子;2聽課的時候,竟然和旁邊的一位女教師談得投機。這位老師就是xx一中的。兩個上課的老師看起來很年輕很漂亮,居然年齡和我相似,我太老了;3學生上課很多人就是一本書,一支筆,其他沒有任何東西,學生的作業紙上竟然沒有批改,這些在我看來是匪夷所思的。從上課看,我覺得,這樣的課我也可能上的起來。由此,我初步破除了對名校的迷信;4學生的回答和反應真是太好了。我覺得,農村的孩子不是不能說而是不敢說不想說。所以,鼓勵農村孩子加強語言表達習慣這個做法是對的;5聽了人家學校的講座,課題講座,我認為,城南的微型課題還是可以開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