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季期聽課反思日記

2  想想我們在課堂上組織的每一個活動和運用的每一個媒體的目的是什麼?比如在開課的時候,她就放了一段音樂,其中有小鳥清脆的叫聲,時間大約3分鐘左右,然後就導出了課題,後來在學生品讀珍珠鳥在客廳活動的環節,她讓學生學做鳥飛的動。我想這兩個活動中,前一個活動是不是顯得有點多餘,占用了學生自己探討的時間。後一個活動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不是有點幼稚,所以導致了孩子們羞於展開臂膀的“飛起來”。

3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本課的學習目標重點應是從文中感受“珍珠鳥和馮先生是怎樣一步一步建立起這種信賴的。從而懂得人與人之間信賴的重要意義。”因為老師在前面放了一段音樂耽誤了幾分鐘,後來的自主學習又通過兩個自主學習活動出示學習要求。使課堂顯得有些拖沓,從而導致第二個學習活動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我想,如果把兩個學習活動合為一個:“讀課文的最後一句話“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想想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感覺到了這些美好的境界?而馮先生又為珍珠鳥做了些什麼,讓它如此信賴它?”這樣,孩子自主學習的時間會不會充分一點?

總之今天的聽課活動對我不僅僅是一種學習,而且從講課老師的課堂上反思自己的教學,如果我這樣去上課,會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