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隊工作

3、農村少先隊工作更加紮實。各縣(市)少先隊組織進一步健全農村基層少先隊組織,以服務的手段加強和促進農村少先隊組織的基礎建設,逐步建立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農村少先隊工作運行機制,促進農村少先隊組織的活躍。從提高思想認識、制訂具體措施入手,廣泛開展“爭當科技小能手”、“爭當文明小使者”活動為載體,帶領農村少年兒童積極參與科技興農的實踐,倡導文明新風,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熱愛農村的品質,使他們學會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本領,從而給農村少先隊工作注入生機和活力。如和靜縣結合農牧區,開展具有和靜特色的少先隊活動,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自身優勢,立足“農”、“牧”二字,先後開展了小實驗、小種植、小發明、小製作、小菜園、小果園等一系列科技實驗活動,形成了人人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4、各級少先隊組織圍繞開展體驗教育, 探索適合社區少先隊特點的體驗教育形式和方法,引導廣大少年兒童在社區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倡導文明生活,形成良好風尚,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各級少先隊組織在學校、社區、家庭為隊員確定若干進行體驗的小崗位,引導他們進行角色體驗。如庫爾勒市、和靜縣開展“關心小區建設”活動,成立環保小衛士、衛生監督崗、安全防犯崗

等;開展與農牧區小朋友“心連心”活動,社區少先隊員與農牧區小朋友之間結成對子,學習上幫助、生活上關心、思想上交流。

過去一年少先隊各項事業取得了穩步的發展。但是,與時代和各族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要求相比,我們的工作中仍有許多不足,表現在對少先隊工作的調查研究不夠;對自身工作進行系統的總結、歸納不夠;部分輔導員工作不積極、不主動、不認真,缺乏創新意識。這些不足和問題還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解決。

二OO三年少先隊工作要點

XX年少先隊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實現宏偉藍圖,做好全面準備”主題活動為總攬,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繼續深入開展“手拉手”活動和“雛鷹爭章”等常項活動;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抓好少先隊先進集體和個人典型的培養與宣傳;繼續開展好服務少年兒童學習、生活、健康、娛樂、安全等多方面需求的示範性服務項目,加大服務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力度,推動少先隊基層組織建設的新發展。

一、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深化體驗教育,開展“實現宏偉藍圖,做好全面準備”主題活動。

少先隊組織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要把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與當代少年兒童的成長緊密地結合起來,引導他們為實現宏偉藍圖做好全面準備。要以豐富多彩的體驗教育活動為載體,引導少年兒童領悟十六大精神的實質,知道一個思想——“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了解一個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確立一個志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好全面準備。

這項活動主要包括六項內容:

——“紅領巾心向黨”活動以領悟十六大的靈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題,引導少年兒童感受生產力發展所帶來的巨大變化,感受文化事業發展所帶來的新面貌,在此基礎上引導少年兒童感受共產黨員為人民利益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使少先隊員進一步明確黨、團、隊的特殊關係,培養對黨的深厚感情,進一步增強和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和決心。

——“手拉手,話小康”活動以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為依據,了解當地近年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的新成就和實現小康的目標,通過寫作、圖畫、製作等形式分別設計自己家鄉和小夥伴家鄉未來的美好藍圖。

——“養成道德好習慣”活動以十六大提出的“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為依據,繼續貫徹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少工委《關於加強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教育 深入開展體驗教育的意見》,通過反覆的實踐培養17個基本行為習慣,為少年兒童養成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奠定基礎。

——“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以弘揚和培育十六大提出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主題,引導少年兒童以少先隊中隊、小隊的形式從歷史人物和熟悉的人身上尋找和發現表現出的民族精神,從歷史事件和親身經歷的事情中尋找和發現表現出的民族精神,做一件能體現民族精神的事,使少年兒童了解民族精神的豐富內容,感受民族精神的偉大力量,體驗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逐步樹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從小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好全面準備。

——“爭獎章,做準備”活動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堅持教育創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進一步深化“雛鷹爭章”活動,創設新的雛鷹獎章,激勵少年兒童積極、主動地參加活動,在定章、爭章、考章、頒章、護章的各個環節中引導少年兒童為實現宏偉藍圖,提高綜合素質,做好全面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