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建隊日主題隊會資料

1963年,毛主席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少先隊積極行動起來,學習雷鋒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做好事不留姓名,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同時,少先隊還廣泛地經常性地開展了除四害、講衛生、植樹造林等活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少先隊組織遭到了摧殘,少先隊的名稱也被取消了,代之而起的是具有錯誤的組織性質、違背少年兒童的成長規律和工作規律的”紅小兵“組織。

十年內亂結束後,共青團十屆一中全會恢復了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名稱,少先隊工作又重新活躍起來,在全國範圍內廣泛開展了”我們愛科學“、”大種蓖麻,支援四化“、”五講四美“等生動有趣、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培養了一代”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新人。 1984年7月25日至8月4日,團中央和教育部在北京聯合召開了”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和輔導員代表大會“,這次會議上通過成立了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即少工委。當時的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李源潮任第一任少工委主任,從此,少工委成為團中央領導下少先隊工作的主要領導機關。在少工委的領導下,少先隊的工作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開展了多項全國性的少先隊活動。

其中,1984年11月,由全國少工委、中國少年報社、輔導員雜誌社聯合發起的全國”創造杯“少先隊活動競賽產生了非常廣泛的影響。活動發起後,全國各地的少先隊組織積極回響,33萬多個少先隊集體參加了這次”創造杯“競賽,共評選出1萬個少先隊集體或”創造杯“,其中 150個少先隊集體獲集體”最佳活動獎“。活動不僅培養了廣大少年兒童的創造志向和才能,同時也使他們受到了深刻的共產主義思想教育。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少先隊的工作也在改革中發展:1989年全國少先隊員廣泛開展了”學賴寧“活動,學習賴寧勇於實踐,臨危不僅,全面發展,熱愛祖國的精神;1991年 8月,培養合格的 21世紀接班人的勞動實踐活動在全國展開,明確了少先隊工作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把落腳點放在培養人才上。

1993年,全國少工委推出了(跨世紀中國少年雛鷹行動)計畫。”雛鷹行動“的基本宗旨和目標是引導和幫助廣大少年兒童學會生存,自理自律;學會服務,樂於助人;學會創造,追求真知,提高全面素質。與此同時,”手拉手“互助活動,塑造了少先隊員優良的行為品格;”五自“學習實踐活動,培養了少先隊員基礎的必備素質。在這些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少先隊的基礎建設隨之不斷加強,社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輔導員素質也明顯提高……

新時期的少先隊工作,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發展迅速。我們堅信,具有光榮歷史的少先隊組織,一定會在新的歷史時期,為培養和造就跨世紀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