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校園色彩最艷麗——少先隊工作匯報材料

2、以“雛鷹行動”為載體,培養創新精神,全面提高隊員的整體素質。根據雛鷹行動爭章達標的規定,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在各年級中通過定章、爭章、護章等環節開展雛鷹爭章活動。隊員們在活動中不斷挑戰自我、戰勝自我,從而提高了自生素質。

三、以各種活動為載體,豐富校園文化

1、建築充滿愛的生活,營造愛的氛圍。2011年5月9日這天,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鏇律中,晨報北疆新聞與我校大隊部聯合舉辦的“濃情五月天,感恩母親節”暨為貧困學生媽媽送新衣活動火熱進行著。

3-6年級學生參與了此項活動,奎屯市電視台、農七師電視台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現場報導。活動中,200多名貧困生收到了來自烏魯木齊市佐女士捐贈的價值10000多元錢的255件嶄新的衣物。六年級一名學生將一件外套送到媽媽手中,然後一頭撲進媽媽的懷抱,雙手緊緊的抱著媽媽說:“媽,您太辛苦了!”此時她的母親也泣不成聲,攬著女兒的胳膊更用力了。

以互相傾訴的方式開展母親節活動,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不僅以實際行動幫助了貧困家庭,還讓家長和孩子之間多了一次心與心的溝通,感人的親情場面觸動了更多孩子及媽媽們的內心深處,讓孩子們學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又是九月,教師節踏著輕盈的步子緩緩走進我們對恩師的感念之中。學校大隊部利用晨會時間發起了“綠葉對根的情誼”活動倡議:為老師泡一杯綠茶;送一顆綠糖(清涼潤喉片);做一片“綠葉”把對老師想說的話寫下來;“種”一棵“綠樹”。最後,同學們把最溫暖、最感激的擁抱送給了老師們,老師們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在這裡,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信誓旦旦,有的只是內心的良知,這良知匯聚成愛的海洋,駐紮在每個孩子心中。愛的教育水到渠成,真可謂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啊!

2、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彰顯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陽光明媚,春風吹拂著大地,一年一度的風箏比賽又如期舉行了。在輔導老師的帶領下,由各班精心選拔出來的同學拿著親手製作的風箏興致勃勃地來到了比賽場地。隨著裁判的一聲哨響,一隻只風箏迎風飛舞,不一會兒,晴朗的天空中便飄動著各色各樣色彩斑斕的風箏。那翩翩起舞的大彩蝶,那有趣的小金魚。通過這樣的活動,鍛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還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放飛了孩子們的心情。

4月是愛國主義教育月,“ 紅領巾心向黨,愛國百分百”系列活動在孩子們的吶喊聲中拉開了帷幕 。一、二年級舉行了畫國旗、國徽比賽,通過這種親身體驗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三至四年級的20位選手緊緊圍繞“愛國英雄”這一主題,聲情並茂地向隊員們講述了一個又一愛國、為國獻身英雄人物故事,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幅幅英雄人物的形象。整個比賽掌聲不斷,高潮迭起。通過講“愛國英雄”故事,增強了隊員們的愛國熱情,弘揚了隊員們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少先隊員們鬥志昂揚,立志要向愛國英雄人物學習,做新世紀的好少年。五、六年級舉行了“歷史文化知多少”知識競賽活動。賽場上氣氛熱烈,參賽選手表現的生龍活虎,對答如流,充分展示了同學們對祖國歷史文化知識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