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讀書時間”活動課案例與評價

生:(背誦《瀑布》)

生:(背誦《美麗的小興安嶺》中的句段)。

師:課文中描寫了春、夏、秋、冬,小興安嶺的美景,與《四季的色彩》有所不同。

師:(小結)是啊,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事物平平凡凡,隨處可見,當我們再一次閱讀這些文字時,我們感受到了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評析]引導學生回憶曾經學過的課文中那些精彩的寫景課文或句段,使舊知與新知相聯繫。通過朗讀、聽讀,再次欣賞課文中所描寫的美景。

師:在課外的閱讀中,同學們也一定讀到過許多寫景的文章和片斷,請同學們先在小組中進行交流,然後選派代表介紹。

生:(小組交流)輕輕地朗讀、欣賞小組同學摘抄的“好詞佳句”。

生:(代表發言)選擇一、兩句寫景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評析]鼓勵學生將課外閱讀中摘抄的寫景的精彩句段,進行自主交流,展示了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成果,並與同學分享了閱讀的快樂。當場背誦自己喜歡的寫景句段,積累了語言材料。

[總評]

“讀書時間”是我校為進行語文課題《國小語文“幅射性閱讀”研究》而設定的語文活動課。研究的目標重在探索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發展語文的綜合能力,切實提高國小語文教學效率。在這堂閱讀課上,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積極自主地讀書,增加了閱讀量,擴大了知識面,同時對課外閱讀的內容進行了交流,促進了學生廣泛閱讀,主動閱讀,自主積累課內外閱讀中出現了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發展了語文的綜合能力。

在本節上,教師選擇了《季節的色彩》一文為教材,作為閱讀、賞景、朗讀、積累、新舊知識、課內外知識間聯繫的紐帶,促進了課內外閱讀的相互溝通,培養了學生蒐集、積累信息的能力,在組織學生自主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中,使學生獲得了閱讀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