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傳統節日,揚民族精神”活動方案

詩文誦讀a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b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3、 重陽敬老

乙:同學們,當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人類進入了新的世紀時。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出示課件)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乙:下面請說說我們當代人又是怎樣過重陽節的呢?

生:在1989年就開始把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可見我國很早就對老人特別的重視!那時我還沒有出生呢!

生:看到畫面上老人們的笑臉,我知道他們一定很開心,因為有人在關心他們。

生:過節時有的晚輩攙著年老的長輩去登山健體,讓老人的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老人們會多幸福啊!

甲:是啊!我國素有禮儀之幫的美譽,敬老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再現,歷史的車輪進入世紀,人們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了新的認識,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們呼喚民族精神在21世紀的中國發揚光大!

乙:同學們,人們非常重視重陽節,每年的今天都會組織老人開展敬老愛老的活動,你看:前幾天我們學校的領導還親自到退休老教師家進行了慰問。(課件)你們知道為什麼大家這么重視這個節日?

生:因為老人們辛勞了一輩子,年老了身體也會變弱他們會需要我們更多的關心。

生:我在網上查到中國已步入“老人國”,資料顯示60歲以上老人比例超10% 中國已提前進入老齡社會,老年人多了就更需要我們的關注和幫助。

甲: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我們身邊時怎樣一種現象呢?請看我們自己做的一個小調查:

孝敬長輩最基本的六條要求

1. 每天向長輩問好。

2. 知道長輩的生日。

3. 每天主動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4. 學習自覺努力,家庭作業認真獨立完成,不用家長督促。

5. 每天能主動地和長輩交談,不對長輩發小脾氣。

6、不做讓長輩為自己操心著急的事。

乙: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到:我們孝敬長輩做得還很不夠。

甲:我們非常遺憾的看到這樣的結果,由此想到那些為國家為我們付出很多的老人正成為社會忽視的群體。在物質生活富足的今天我們重新呼喚:百善孝為先。把孝敬長輩作為我們弘揚民族精神,發揚民族傳統的起點是勢在必行,這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提出的起碼做人的道德要求。

乙:在我們學校“揚善”活動中就提要關愛家人孝敬長輩,並為他們做一件他們喜歡的事。下面請向老師來聽聽大家是怎么做的呢?

生:給爺爺洗腳

生:耐心地聽爺爺奶奶把話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