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大學生實踐報告

暑 假 社 會 實 踐 報 告 2012金融管理與實務二班

邸宏偉

1. 報告題目:

關於農村專業合作社的調查與研究

2. 學院名稱:

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

3. 作者:

投資系09金融管理與實務二班 邸宏偉

4.摘要:

在山西省盂縣東梁鄉西發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調查與走訪,並在此進行了實習。以此來調查農村專業合作社建立的優越性和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責權不明確,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合理等問題。)並且我在盂縣的其他農村專業合作社進行了走訪,在吸取他們發展的經驗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對西發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提出來建設性的意見。

5.正文:

第一.為期20天的實踐中,我深入調查了解到中國專業合作社成立的必要性和其相對以前的專業模式的優越性。

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倡解放思想,為農村的發展解除了禁區。全國各地逐步實行了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這相對與人名公社更適合當時中國農村的實際,也更能解放農村的生產力。30年的實踐證明這種制度的優越性。極大的促進了農村的專業發展

但是伴隨中國專業的發展。這種模式制約了農村的專業發展。它的弊端體現在(1)單個的農民由於只是的有限對市場認識不夠,往往成為市場變化的最大受害者。(2)單個的農民由於資金的不足。往往不去使用農業機械,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實現(3)由於保守的觀念和資金的缺乏,導致了農業科技的推廣困難。(4)單個的農民沒有時間和資金來開發農產品。只是簡單的出售初級產品而不能對產品進行深加工。造成了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局面。而且更加大了對市場的依賴。

而農村專業和作社的成立正好彌補了這些缺陷。陽泉市在積極宣傳和大力培訓的基礎上,出台了《陽泉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建設指南》,從基本設施、社員資格、組織機構、章程制度、社務管理、會計核算、盈餘返還、檔案管理、經營服務、經營效益等方面制定了規範化建設的參考標準,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向規範化、產業化、品牌化、規模化、效益化方向發展,發揮典型帶動的作用。三個縣(區)各確定了10個重點培育的縣級合作社示範社,在政策、資金上予以傾斜,從中培育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10個,並積極向省里推薦為“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重點予以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盂縣呈現出了方興未艾的發展勢頭。截至目前,全縣登記註冊農民合作社達到了277戶,註冊資金為16995.8萬元,從業人員1869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了全縣新農村建設有力的助推器。掀起圍繞畜牧、蔬菜、乾果三大優勢產業和生態林業、小雜糧兩大潛力產業興辦合作社熱潮。

(1)解決傳統農村集體專業產權缺失的矛盾。通過股份制改革,明確農民在集體專業中的產權關係,可以充分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2)加速農村城市化進程。通過股份制改革,可以解決農民因身份轉變而不能享受村級集體收益的矛盾,為農村人口自由流動和今後的撤村建居創造有利條件。(3)有利於提高農民收入。通過股份制改革,可以促進農村集體專業的良性發展,為農民帶來一定的貨幣分紅。(4)促進基層民主管理。通過股份制改革,為農村集體專業組織搭建了更加合理規範的治理結構,有利於科學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5)有利於農村新社區建設。通過股份制改革,可以逐步將農村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與股份合作社的專業職能分離出來,可以在更大範圍內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6)通過股份制的改革,可以集中力量引用農業機械和農業科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產量,對農產品的深加工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