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實習感悟

除此之外,我還常常主動向各個法官請教各種各樣的法律問題,與法官探討在案件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認真傾聽法官對此的深刻見解,使我對相關法律問題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和認識。

二、關於派出人民法庭審判過程的思考

(一)派出人民法庭適用的審判程式

在派出人民法庭審理案件,就我所看到的,對於案情簡單的案件,法官適用的一般都是簡易程式,即僅有一名法官和一名書記員就可以開庭審理案件了。通過向派出人民法庭的法官了解及我旁聽過程中的觀察,我認為,派出人民法庭經常適用簡易程式,主要是因為法庭沒有足夠的人手。

(二)派出人民法庭的審判過程

1.雙方當事人來齊之後,先是我們入座,然後在法官的指點下,原被告雙方也依次入座了,沒有起立。

2.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簡單通俗地說了兩點法庭紀律。一這是說理講法的地方,要講理,不準罵人;二發言要聽法官的吩咐。

3.法官核對了雙方當事人的身份之後,對合議庭成員進行了介紹。

4.法庭調查期間,雙方都是信口說來,東拉一句,西扯一句。就我所看到的,當事人雙方都沒有請律師,也沒有帶任何書面性的東西。請證人作證的時候,法官也是很通俗地說,將你所知道的事實一五一十地說出來,如果說假話,要承擔法律責任。

5.法庭辯論階段,雙方你一句,我一句,像吵架似的,但法官並沒有制止,而是過了四五分鐘才制止。法官後來告訴我,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罵發現問題,這也是派出人民法庭法官一種獨特的審判技巧和經驗。

6.總結陳述階段,法官一再要求,不要說前面已經重複說過的話,但雙方當事人還是不自覺地重複了前面許多已經說過的話,並且說了許多雞毛蒜皮的家庭生活瑣事。

最後,法官問雙方願意調解嗎,然後又說了法庭調解的好處,法官常會分別站在雙方當事人的立場上細細闡述這種調解結果對當事人可能產生的利害關係,促使當事人接受這種調解方案。在當地,調解是上級法院下達的任務,調解案件必須占到所立案件的70%以上,對於這種硬性的任務,使原本應該判決的案件為了爭取當事人的同意調解,法官往往要動許多口舌,反覆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法律的尊嚴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三)問題思考

1.法官在審判過程中的地位

在派出人民法庭的法庭審判中基本沒有律師參與,且大多當事人對法律及法庭訴訟活動一竅不通。因此在庭審中,法官就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首先不得不充當一個法律解釋者的角色,其次,法官還必須得補充一些當事人遺忘的但對審結案件十分重要的法律訴求。

2.法庭審判方式

首先,法庭審判中法官不會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嚴格依法定程式走下去,因為意外因素太多,為保障順利解決糾紛,及時結案,法官不得不隨時調整庭審策略。且在宣讀起訴狀和答辯狀階段的“糾問式審理”也是法官的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在這樣的普通程式中,合議庭往往成了擺設,加之在審判程式上有意或無奈的簡化,這是派出人民法庭審判過程存在的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

(四)解決方案

首先,加強普法宣傳,提高廣大農民的法律知識水平,使他們知法、懂法,進而學會用法。

其次,對於基層法院,尤其是基層中的基層即人民法庭來說,對其司法特性不應要求過高。人民法庭在處理當事人的糾紛的時候,除了當事人正式的訴訟請求,還要分析當事人潛在的訴訟請求。對於這些農村中常見的糾紛類型,需要發揮法官熟悉的農民思維、行為模式優勢,結合法理、道理、情理,做出讓當事人滿意的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