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先進集體事跡申報材料

滾滾長江,奔騰不息,見證江邊人民實現現代化的歷史進程。隨著××市沿江開發戰略的大步推進,作為主戰場的××市大橋鎮,經濟建設如火如荼,社會事業迅猛發展。2011年,該鎮工業總值達269.52億元,三產總值達22.6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面對經濟建設的豐碩成果,身處開發熱土的公安民警在分享喜悅的同時,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維護社會穩定、服務經濟發展的歷史責任。

打造經濟發展的軟實力

隨著大批項目落戶大橋鎮,開工、建設、投產,湧入開發區的外來人員越來越多,治安環境日趨複雜。為了打造經濟發展的軟實力,大橋中心派出所以“黨政所需、民眾所盼、公安所能”為出發點,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服務經濟發展。

在實施科技強警戰略、提高民警科技套用能力的基礎上,該所加強轄區社會面監控系統建設,將科技防範由要害部位、重點部位向路面店、居民小區延伸,電子錄像探頭輻射了興鎮路、通泰路、東園路等5條主要道路。這些監控設備安裝後不久,大橋中心一學生的紅色新鳳凰腳踏車被盜,值班民警接報後立即趕網到現場,調取了當時學校門口的視頻錄像,經門衛辨認後迅速鎖定兩名盜竊嫌疑人,並將他們抓獲。

在加強科技防控的同時,該所在鎮政府的支持下,投入30萬元組建了一支30多人的專業巡防隊伍,明確一名所領導和民警負責日常管理、考評獎懲等工作。這支隊伍白天休息,晚上由值班民警帶隊巡邏,並在鎮主要路段設固定卡口和流動卡口,進行重點盤查和防控。各警務區內每日明確一名民警帶領輔警和村級保全在各自轄區巡邏,同時接受值班指揮中心指令處警。兩支隊伍,晝夜交替,形成了24小時不間斷的防控體系。

針對外來人口驟增的實際,該所採取社區民警分片包乾的辦法,對各自轄區進行經常性地深入排查,做好外來人口管理服務工作,人來登記,人走註銷,服務到位,信息準確。該所還創造性地推行民警兼任村組織和大型企業幹部的做法,統一協調轄區村、企業單位治保力量的調配,參與各單位內保工作。

這些舉措管用見效,近年來,大橋中心派出所轄區刑事案件大幅下降,治安秩序進一步好轉,已連續多年沒有發生女工上、下夜班被騷擾、受侵害案件。

提高化解難題的執行力

發展經濟,招商引資,大項目上馬,大工程建設,必然要征地拆遷,而征地拆遷很難做到不引發利益紛爭。怎樣破解這一難題?大橋鎮黨委副書記、派出所所長顧立新對此頗有見地:“征地拆遷,從表面上看與公安工作並無直接關係,但一旦引起矛盾糾紛,勢必影響社會穩定。公安機關與其想方設法破解難題,事後被動介入,不如事前主動參與,總體上做到快樂拆遷。”

快樂拆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就難在“利益”上,而利益又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所領導與村、鎮領導一道,從農民看得見的眼前利益入手,先講“小道理”:征地拆遷,按政策規定,如數補償到位;隨著大批項目落戶,當地凡有勞動能力的都進廠做工,月收入一兩千元,做工務農哪個收入多,這個賬不難算;沿江開發,帶動三產,開個小店,一年能賺個三萬、五萬。濮景風夫婦過去開個小吃店下麵條,僅夠維持生活。XX年擴大經營,雇了兩個服務員,一年能掙多少大家心裡有數……這些已在農民身邊發生的事,聽者入耳入腦、入心舒心。

長遠利益在將來,眼前似乎看不見、摸不著。為了讓拆遷戶獲得“感性認識”,該所緊密配合黨委、政府工作,由警車開道,用三輛大客車將120多名村民代表先帶到江陰西郊兩個現代化小區參觀,再帶到華西村參觀第七代別墅。這一招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許多村民代表邊看邊竊竊私語:“不拆遷就沒有好日子過。”得到大部分村民的理解,征地拆遷工作就能順利進行。中海運造船項目拆遷2200多戶,從簽約到騰倉交鑰匙,僅用30天時間,一個系統工程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