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五好”關工委的報告

首先,建立“留守生”專項檔案。通過班主任認真調查摸底,掌握學生信息,摸清本班留守學生的數量和基本情況。包括:一清楚姓名、性別、出生年月;二清楚性格愛好;三清楚有何病史;四清楚父母姓名、外出工作地址和聯繫電話;五清楚第二監護人姓名、與留守兒童關係、家庭住址及聯繫電話。建立學校“留守生”情況統計表。檔案的建立,有利於幫助發現問題學生,分析問題行為的成因、制定策略、選擇方法,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學校要求班主任努力做到:留守學生不輟學、留守學生在班裡學習不掉隊、在校沒有嚴重的違紀現象。

2、開展幫扶活動,精神上給予愛護,生活上給予關心

學校合理安排任課老師和留守學生結對子。由單純學習上的指導者轉換為對生活、情感、心理、煩惱等方面都給以關注和疏導的“代理家長”,並要求學生定期與“代理家長”進行思想交流及學習、生活情況匯報。班主任定期召集“代理家長”交流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工作。德育處定期舉行“留守學生”座談會,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適時安排“代理家長”與“留守學生”監護人見面會,以加強聯繫,形成教育活力。

學校除了對這些留守孩子精神上給予愛護外,還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天氣冷了,老師們會提醒孩子們添加衣服;孩子生病了,學校主動免費為孩子看病輸液;學習上有了困難,同學們積極伸出友愛的手……一切關愛都在不經意間流淌在了留守孩子們中間。

3、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共建留守學生教育體系

建立留守學生家長與學校的聯繫制度,具體內容是要求外出務工、經商的家長每周一個電話,每月一封信,每月與班主任聯繫一次,每學期與科任教師聯繫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班主任多渠道、多形式地幫助和教育外出務工的家長,使其進一步了解對子女生活和教育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幫助、督促、家長履行監護職責。讓孩子體會到父愛、母愛。

四、開展特色活動,力顯職業高中風采

校關工委自成立以來,積極認真地有領導、有組織、有計畫的開展適合青少年特點的各項活動,努力切實地為青少年辦好事、辦實事,並取得較好的實際效果。尤其在抓特色教育,創職教品牌方面,多年來在教育局的重視支持下,關工委充分認識到教育要從起點抓起;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從規範行為習慣、提高基本素質、確立遠大志向做起;從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起。

?針對國中學生的認識水平,我校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一是努力辦好家長學校,舉辦了家教知識講座。邀請部分家長,就“如何對子女進行親職教育”等問題舉辦專題講座。沙麗、張路、席宜超等家長在會上作“為孩子喝彩”、“親職教育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如何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的專題發言。通過學習,促使家長反思自己不良的家教方法,進一步改進了教育子女的方式,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