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示範學校申報匯報材料

7、加強考核——是開展校本研修的推動力

07、08學年教師全員培訓《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 教師語言表達》、《餘姚市義務段教師學科專題培訓》都按上級要求精心組織,抓住輔導、講座、自學、作業、考試等培訓環節,達到預期的培訓目標,參訓率100%。在班主任培訓中,採用論壇評優、徵文評獎等措施,推動了培訓工用的紮實開展。

8、完善檔案——反映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績

在教師培訓方面,主要檔案工作有:學分記入,培訓工作資料等,能分類裝訂成冊。每學年裝訂一次,內容有:整體師訓工作檔案、學分管理檔案(包括學分貼上到教師個人)、教師個人專業成長檔案(一人一檔)等。

教育科研、教學研究、學校管理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等方面,各線做好歸檔工作,以全面反映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績。

三、落實內容,確定形式,認真實施校本研修工作

1、內容廣泛豐富

全員培訓內容 07、08學年主要有《新課程教學評價》、《教師語言表達》、《餘姚市義務段教師學科專題培訓》等。

自主培訓內容 有“六個一”活動、《青年教師培養工程》、《構建和諧課堂,提高教學實效》。二年來,校本研修內容豐富,效果顯著。

師德培訓內容 根據上級要求每學期制定教師政治理論學習計畫,寒暑假對教師的政治學習都作出安排。學校還編制校本教材《梁輝中學教師政治理論學習讀本》(每學期一本),安排理論學習時間,紮實開展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和師德教育。

讀教育專著活動 在教師中開展讀教育專著活動,平時建立教師學習用書借閱制度,要求每個教師每學年讀二本教育專著,同時開展讀書心得寫作和演講活動,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基本理論水平。

新課標新課程內容 對新課程教學採取集體備課,級段任課組長引領,定期開展小組研討,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

現代信息技術內容 進行現代信息技術培訓,由學科教研組長、學科級段備課組長帶頭,研究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建立學科課件教學庫、試題練習庫、備課資料庫等計算機信息資料,全校總存量達60多g,平均每位教師有1g多。

教育科研內容 學校成立教科室,結合教學科研課題的開展,進行教育科研基本知識、方法培訓。

2、形式多樣活潑

案例研討、寫反思文章  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能運用案例進行研討,寫案例文章,教師撰寫的教學案例文章,三年來在餘姚市級以上獲獎6人次。在班主任培訓中開展班主任工作論壇活動;在青年教師培訓中,於2010年4月舉行了第二屆青年教師教學主題論壇活動。,通過論壇形式開展交流活動,促進教學業務水平的提高。

校本研修與教研活動有機結合 三周一次教研組活動,採用集體備課、專題研討、聽課評課,請進來走出去,開展教學會診等形式的培訓活動,來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其中兩年來,就派教師去東恩中學參加異校教研活動8次,計40餘人次。每學期舉行校內教研活動各學科7-8次、街道教研活動1-2次、餘姚市級教研活動1-2次。教師參與面達100%。

“師徒結對”活動 實行導師制,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對分配來我校的新教師,學校都安排師徒結對。近幾年校內師徒結對有:黃佳娜與吳偉龍、黃芬芳與方燕莉、王琪與徐一新等。校外結對教師有黃陸亞與魯國權、陳雪梅與周建波、吳釧與江益新、龔文君與葉潮等;2010年餘姚市第二屆中國小學科骨幹教師跨校帶徒活動中又有五位教師結成對子(黃芬芳與邵利群、樓秋林與蘇可兒、翁燕飛與鄔代紅、吳釧與江益新、黃佳娜與馬頌行)。黃芬芳老師還與寧波東恩中學毛靜娣老師結成對子。青年教師成長迅速,黃佳娜、黃芬芳老師榮獲餘姚市青年教師比武一等獎。

教育科研活動 課題《“自主規劃,同伴互助"式青年教師成長模式的探索》在寧波市立項,目前正在實行中。此課題學校成立課題組,由學校教學骨幹與10多位青年教師共同參與。

專家引領,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