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鎮申報材料

(二)文化資源

我鄉有回族特有的“花兒”文化以及蒙古族的東歸文化。XX年1月建成 “花兒”演出方隊,代表我鄉參與了各種文體活動,成為我鄉文藝活動的中心力量。同時,駐地部隊是中國核試驗指揮中心和研究基地,誕生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和“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馬蘭精神。

(三)礦產資源

我鄉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芒硝、石灰石、鹽、銅礦、鐵等礦藏資源。主要集中在山區,現僅有小規模開採利用。

(四)旅遊資源 

xx縣內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西海金沙灘湖濱浴場),位於xx鄉西南部22公里,進入景區的主入口位於xx鄉境內;“金絲特避暑山莊” 位於xx鄉西南部32公里處進入景區的主入口位於xx鄉境內。此外,班禪敖包位於xx鄉東15公里314國道南側,距縣城53公里。

中國第一顆核子彈的誕生地-馬蘭基地位於xx鄉南部5公里。馬蘭影視城位於314 國首曲惠鄉與xx鄉中段北側,矗立著一座核爆炸模擬托塔,是1999 年5 月為拍攝由陳國星執導,李雪健、李幼斌主演的建國五十周年獻禮片——《橫空出世》而耗巨資修建,是一處理想的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五)文物古蹟

蘭城(張三守捉城)遺址位於xx鄉沙梁灣村東南約1公里處,東經87°23′09″,北緯42°09′49″,海拔1100米。古城長265米,寬250米,略呈正方形,分南北兩重,為黃土夯築,多處以土坯修補。城內灰坑、挖坑遍布陶片、碎骨、石磨碟片。陶片為泥質,灰、紅兩色。城周有壕寬約20餘米。1984年,從地表採集的文物有塑造的人面型(深目高鼻)、獸頭型、山羊角型陶器耳柄,還有碎骨、大小石球、石雕、陶花、陶拍和刻有文字、花紋的陶罐等。據民國19年鍾廣生著《新疆志稿》中記載,此城是唐代所設定的張三守捉城遺址,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四十里大墩烽燧位於xx鄉大莊子村附近,台基呈方形,下寬上窄,長7 米,底寬4 米,頂寬2.5 米、高6 米。此台一層土一層紅柳、梧桐木夯築而成,地表無遺物。四周均為開闊地,站在台頂可視五六十里路。為漢代烽燧。

(六)投資環境

不斷創新發展環境,力促二三產業發展。於XX年完成了基層商會換屆。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引資600萬元規劃建設生活服務區一個。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總投資2億元的中石礦業在我鄉落成。又引進資金130萬元建造了一座冷庫,為農產品保鮮增值創造了條件。此外,一弘礦業、宏景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棉麻公司、大眾冷庫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企業也紛紛在我鄉紮根投產,投資總額達8000餘萬元。目前,全鄉本地註冊的三產商業鋪面共有159家。

(七)小城鎮建設實現新跨越

我鄉於XX年被定為巴州9個重點撤鄉建鎮的鄉之一。XX年,又被自治州確定為10個重點發展小城鎮之一。按照小城鎮建設總體要求,我鄉制定了撤鄉建鎮工作實施方案,並委託自治區城鄉規劃設計院編制了城鎮建設規劃。將 “兩個中心”、“兩橫一縱”的城鎮中心區作為鎮區建設目標,於XX年建成占地2500多平方米的新鄉政府辦公樓,並規劃建設了占地308畝的新城小區,小區一期工程主體已完工。以新鄉政府為中心,制定了2平方公里詳規,基本形成了以鄉政府為中心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的集鎮框架。

(八)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目前全鄉有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先進單位1個,自治區級文明村鎮1個,州級文明單位3個;縣級小康文明村5個。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及平安家庭創建率不斷提高。XX年8月,被評為自治區愛國擁軍模範單位;XX年1月被民政部評為民政基層視窗行風建設先進單位;XX年2月,獲得“自治區鄉村百日文體活動競賽先進鄉(鎮)”稱號;XX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委員會評為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先進單位;XX年,被評為自治州安全生產示範鄉鎮;XX年5月,被評為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

三、發展規劃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搶抓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對口援疆的重大歷史機遇,以“加快發展、科學跨越”為主題,以富民強鄉為目標,以小城鎮建設為依託,努力培育三大基地(養殖基地、紅色產業種植基地、設施農業基地)、促優扶強四大產業(特色種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礦產開發業、飲食服務業),舉全鄉之力,努力實現農牧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的奮鬥目標,把xx建成xx第二個物流商貿中心,打造巴州十大特色名鎮新形象,成為名符其實的“巴州東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