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街道工作總結範文

(三)以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為重點,大力推進社區服務體系建設

XX年,街道在整合政府、社會、社區服務資源,建立社區服務機制,構建社區服務體系上有了新突破。一年來,圍繞為居民提供較為完備的生活服務、勞動就業服務、醫療衛生和計畫生育服務、居住安全服務、文體活動服務,深入開展文明行業、文明社區創建活動,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居民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是開展便民利民服務。以社區服務中心為龍頭,開通了“96156”熱線呼叫系統和“69041221”社區便民熱線電話,製作發放《便民熱線服務手冊》5萬份,與轄區35家服務商簽約,為居民就近提供家政、餐飲、配送等服務,在6個社區建立了社區服務站,在雲秀花園社區設定了2處便民箱,配備常用器具,免費提供給居民使用。便民熱線啟動以來,共處理服務請求1764件,服務請求完成率達到99.3%。同時,各社區還積極協調轄區服務組織,推出了夕陽卡、健身卡、老人就餐卡、愛心福利卡等“五卡”服務,為100名老弱病殘居民免費理髮,為400多名居民科學健身進行指導,解決了200多名6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就餐難題,使200多名55周歲以上的老人享受免費福利足療,1000名社區婦女持卡享受每月一次的免費美容服務。社區福利中心積極開展養老服務社會化示範活動,圓滿地完成了投資120萬元的院內設施更新工程,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獲得了市民政局授予的“規範化管理示範院”稱號。

二是開展醫療衛生和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協助、配合縣衛生主管部門完成了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屬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設工作,方便了居民就近就醫。依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了社區醫療服務隊,開展了社區衛生服務進家庭活動,通過開展上門服務和健康諮詢,為特殊人群建立健康檔案,對大眾群體進行健康知識宣教,有效地保障了居民健康,“小病到社區”、“日常健康維護在社區”已經逐步成為社區居民的共識。

計畫生育工作本著“以人為本,優質服務”的理念,堅持計畫生育責任追究和一票否決制度,加強了計畫生育專乾隊伍、義務宣傳員隊伍建設,層層簽訂了計畫生育責任制,開展了以計畫生育政策法規、生育健康知識、優質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做到了人員、報酬、獎勵政策三落實。一年來,街道和各社區共組織開展計生政策法規知識宣傳、諮詢活動21場,召開座談會26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37650餘份;慰問計畫生育家庭513戶,走訪流出返家育齡婦女806人,發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41萬餘元;組織對轄區育齡婦女和流動人口育齡婦女免費進行了生殖健康檢查,春秋兩季育齡婦女上站體檢人數達到10800人。XX年,街道計畫生育率達到97.05%,社會撫育費徵收率100%,超額完成了縣下達的計畫生育各項指標。

三是開展勞動就業服務。街道社保所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認真落實靈活就業、“零就業家庭”相關政策,積極開展就業培訓,收集就業信息,推薦就業崗位。堅持每月一次為新辦失業手續人員舉辦再就業優惠政策培訓班,對失業人員再就業進行指導;挖掘空崗信息,聯繫企業提供就業崗位500餘個,辦理靈活就業450人,自謀職業28人,4戶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針對就業困難群體,社保所、殘聯還舉辦了手工編織、修理等實用技術培訓班,使他們有了一技之長。XX年,街道社保所獲得了市級“微笑服務迎奧運和諧社保所”榮譽。

四是開展文體生活服務。街道加大硬體投入力度,積極協調有關單位落實社區文體活動場地,完成了花園、北源里、沿湖、車站路等4個社區文體活動分中心建設;投資60萬元,陸續為18個社區安裝了324件室內外體育健身器材;利用轄區教育資源優勢,開展了教育資源向社區居民開放活動,12所學校成為社區文體活動基地;加強文體隊伍建設,挖掘文體特長人才,轄區內的82支各種文體隊伍中,有縣級文體品牌隊伍38支,特長人員923名。一年中,街道和社區共組織舉辦各類節慶日、迎奧運等主題文藝演出7場,日常文體活動685場,參與民眾達8萬餘人次;成功舉辦了街道第一屆全民運動會,來自街道機關、21個社區、縣直9大工委系統及共建單位的5000多人參加了運動會。此外,還組織居民積極參加縣級各類體育比賽,有多人取得了好成績。通過文體服務活動的開展,營造了“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濃郁氛圍,極大地豐富了居民業餘文化生活。

五是開展居住安全服務。街道以奧運安保為主線,全面部署轄區綜治維穩工作,與各社區簽訂了《XX年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任務書》和《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平安奧運責任書》,把任務分解到各職能部門和各社區;制定了《**街道深入開展“平安奧運行動”的實施方案》和《“平安奧運行動”督查工作方案》,明確各階段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重點;成立了街道“平安奧運行動”指揮協調領導小組和5個督導組,加強對“平安奧運行動”的領導和督導;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奧運安保工作,採取有力措施,對社區內重點“人、地、物、事、組織”進行排查和防控;加大科技創安力度,在轄區主要交通路口、小區出入口及人員密集場所安裝監控系統,實現了對轄區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落實社會防火、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生產安全、動物防疫、美國白蛾防控和煙花爆竹燃放秩序維護工作責任,組織開展了各種安全宣傳、培訓活動,與縣有關部門聯合進行了消防、生產經營企業、化學危險品、食品安全檢查,及時查出、消除各類隱患72處;認真做好信訪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受理了民眾來信來電來訪103件,辦結率100%。

六是開展居務政務服務。社區科和社保所充分發揮職能科室作用,按照無社會救助盲點的要求,認真做好優撫安置、城市低保、社會救助、老年人及學生兒童社會保障、失業下崗人員及企業退休職工管理等服務工作。截至10月底,共為274戶496人城市低保對象發放保障金143萬元、糧油幫困補助金13.1萬元、住房補貼款23.6萬元;為218名優撫對象發放優撫補助金79.3萬元、優撫醫療減免近8萬元;走訪慰問優撫對象、城市低保戶、其他救助對象845人,發放慰問品(金)28萬元;救助困難戶155戶、大病困難家庭11戶、低保家庭和低保邊緣戶的大學新生16人,救助金額25.9萬元;接待低收入家庭申請經濟適用房、廉租房462戶,為195戶符合條件家庭辦理了手續;為1347名無養老保障的老年人發放了養老金存摺;為4100名企業退休人員報銷醫藥費380萬元;完成了3800多名“一老一小”的參保和日常醫藥費報銷工作;為64位殘疾人家庭免費安裝扶手、浴椅等無障礙設施和輔助器具;組織開展了向四川災區獻愛心活動,共籌集善款70萬元。經濟管理辦採取“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不斷提高服務企業水平,保證了街道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截至10月底,累計完成財政收入528.36萬元,完成年度預算任務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