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的七大新意

導讀: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是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括性的、方向性的論述。這是改變中國面貌的又一個重要關鍵節點。新,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視野和路徑,也表明著中國的未來。

舉世矚目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於12日下午在北京閉幕。為期4天的全會聽取討論了xx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公報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等十五個方面論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徑,用“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等“三個解放”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和信心。全會公報既承繼了35年來改革開放的歷史邏輯,又不乏新的視角和立意。

新,首先體現在改革總目標的設定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並提出了到2024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時間表。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的是制度的現代化。這是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第一次設立的宏大目標。十一屆三中全會,掀起了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村改革,在最短時間內成功解決了世界最廣大人口的溫飽問題;xx屆三中全會,將農村改革引入到了城市,深化並豐富了改革的範圍和內涵,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打下了基礎。但相對而言,遵循的是重點領域先行突破的改革思路。十八屆三中全會,既在改革廣度上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治理和生態文明五大層面,而且深入到了制度肌理當中。時間表的設定,也從“小康”的民生導向,推進到了兼顧民生和制度導向。這實際上是執政黨作出的新承諾。

,還體現在了對市場角色的全新定位。公報中,特彆強調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此前的表述,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兩字之差,區分出來的是對政府和市場關係的新定位。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表述,更加強調市場作為資源主要分配者的地位,其中隱含的強調信號是,政府應該習慣於做市場仲裁者的地位,習慣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擔當主要供應者的作用,為民生托底。除非市場失靈,政府理應管住“閒不住的手”。

在公報中,對此多有論述。比如,“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等,指向的都是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這對於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作了最權威的詮釋。

,還新在對法治的高度強調。在建設什麼樣的政府上,公報提出了“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方向;在如何建設法治中國的問題上,公報提出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的操作路徑。

建立服務型政府,事實上早在實踐探索當中。近期,註冊資本登記制度的改革,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管理”的先行,地方政府改革的啟動,已經描繪出了一幅行政職能轉變的新畫卷,而核心上向社會讓渡可以放手的權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政府與社會共同參與治理的合力。而公報中對司法體制改革使用的“依法、獨立、公正”三個詞,也預示了法治建設的現代化,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還新在教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醫藥衛生等民生領域改革的態度。公報將這些領域的改革,描述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三個“最”,既表明了對民生問題的持續關注,也體現出了改革的創新。比如,在教育領域的改革,使用了“綜合改革”的字眼,這實際上拓展了教育改革的範疇。可以展望,這不僅意味著基礎教育、義務教育要強化履行政府的法定義務,還意味著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將向更加注重教育規律,注重創新的模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