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心得體會

學習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體會一

2024年11月9日開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12日下午勝利閉幕,204位中央委員、169位候補中央委員和部分列席人員參加了會議。為期4天的全會聽取、討論了xx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一、指導思想

全會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xxxx”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這是黨中央政治局堅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的具體體現。

二、總目標

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一次提出兩個概念,一是要進一步完善國家治理體系,二是要提升國家治理能力。這兩個概念為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總目標做了定位。

總目標深刻表明了改革的鮮明性質和根本任務。改革開放的旗幟必須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必須牢牢堅持。

三、工作重點和核心

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是經濟體制改革,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全會明確提出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這超越了以往提出的“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將對市場經濟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四、具體要求

全會提出中國夢之改革的具體要求:到2024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五、系統部署

全會的系統部署沿襲了十八大的改革思路,在十八大改革思路的基礎上,內涵更加豐富,內容更加落實,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國防、生態等六個方面的舉措。

1、政治

(1)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新建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過去討論改革問題主要是發改委,而這一次在各方面達成共識的層面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推進深化改革,這一組織構架上的創新和突破影響深遠。

(2)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

(3)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全會特彆強調注重法律權威、加快完善司法制度改革、保證司法獨立、審查獨立。中國要走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法治中國概念,這是一個新方向。我們要建立法治社會、法治中國,如果不樹立憲法和法律權威,不能有保證司法制度的公正性、獨立性,社會公平就很難得到保障。

(4)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

2、經濟:

(1)強調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毫不動搖地激發非公有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全會提出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在這方面的認識向前推進了一步。非常重要的問題在於按照這樣一種推進改革的精神,在理論上進一步深化對所有制問題的認識。

(2)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3)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穩定稅負,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