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

新華網北京11月15日電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

xx

受中央政治局委託,現在,我就《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向全會作說明。

一、關於全會決定起草過程

改革開放以來,歷屆三中全會研究什麼議題、作出什麼決定、採取什麼舉措、釋放什麼信號,是人們判斷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施政方針和工作重點的重要依據,對做好未來5年乃至XX年工作意義重大。

黨的十八大之後,中央即著手考慮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議題。黨的十八大統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強調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們認為,要完成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項戰略目標和工作部署,必須抓緊推進全面改革。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以來,已經35個年頭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能發生如此深刻的變化,我國能在國際社會贏得舉足輕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堅持不懈推進改革開放。

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回過頭來看,我們對鄧小平同志這番話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們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正是從歷史經驗和現實需要的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覆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著力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當前,國內外環境都在發生極為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我國發展面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比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依然粗放,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民眾生活困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等等。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於深化改革。

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經過深入思考和研究、廣泛聽取黨內外各方面意見,決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並作出決定。

4月20日,中央發出《關於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徵求意見的通知》。各地區各部門一致認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重點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順應了廣大黨員、幹部、民眾的願望,抓住了全社會最關心的問題,普遍表示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