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推動法治改革

三、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法律的保障。建設生態文明,要建立系統完全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侵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複製度,而這些基本的資源環境保護制度的落實實施都需要法律予以終究的保障,建立健全我國的生態法律制度體系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第一要務。

四、強化權利運行制約和監視的體系需要法律權威的支持。法律絕不單單是政府治理和控制社會的工具,在更關鍵的另外一個方面,法律也是社會控制和規範政府與公共權利的工具。法律至上應成為安排法與權關係的基本原則,法律在公共權利眼前取得獨立和最高的權威地位是廉潔政府的必定要求,既一切公共機構都必須在法律答應的範圍內活動,一切公共權利的行使都必須具有正當性,不論是具體的政府官員,還是政府本身,違法行使公共權利都會引發法律責任,都必須承當相應的法律後果。

推動法治改革對此次整體的改革有著不可言喻的重大影響,法律從某一方面作為一種社會治理手段,其影響到了改革的各個方面,我們必須堅持建想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動,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