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優秀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跡

以前跑運輸的同事打趣他:“你這個支書當得也太虧了,一年十幾萬的收入你不要,偏要累死累活領個幾千塊,還要倒補幾萬塊!”“個人惱火不怕,只要老百姓富裕了就值!”短短一句話,是對家人和朋友的答覆。

無疆大愛暖人心

養兒防老是千百年來中國人難解的一個結,總怕無兒無女老來孤苦無依。但這一結對村村民陳長富來說,已經完全解開了。老人活了102歲,晚年衣食無憂,還有專人煮飯洗衣照顧飲食起居,生活過得不但不像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就是兒孫滿堂的老人也不一定像他那樣被照顧得周全。

這全都源於他生活的村子有位好支書,這位好支書,不但每月花300元專門僱請一個村民為他煮飯洗衣照顧其生活起居,在他生日時,還帶領村“兩委”上門為其祝壽。在他100歲生日時,更是熱熱鬧鬧地為老人辦了一場生日酒宴,讓老人高興得合不上嘴。老人去世時,支書又為老人舉行了一個熱鬧的葬禮,並為老人披麻戴孝,了卻了老人一輩子的夙願。村民們見了,十分感動。這個支書就是,他用實際行動,在梵淨山下的一個村落里,演繹了無疆大愛,身體力行推動尊老助弱風氣盛行。

今年56歲的楊臘秀是一名困難黨員,體弱多病,常年需吃藥打針,高額的醫療費使得家裡債台高築。時常拿著自己家裡的米和菜幫助他家,並省吃儉用,共送去了800元的資金幫扶。新寨組楊建發、灣頭組袁昌富是村裡的兩名特困戶,得知兩家沒有電視看的訊息後,馬上拿出1400元為其買來電視,並為其安裝了小型電視信號接收器。

把全村每一位村民的冷暖都時刻掛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上。對困難家庭,除加大“造血”功能的培訓力度外,還自己掏錢並動員致富黨員捐資,為他們解決當前生產、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對孤寡老人,逢年過節他都自己掏錢買禮品,噓寒問暖,儘可能地讓老人們安享晚年;遇有孤寡老人去世,他甘當孝子按當地風俗跪拜送終操辦後事。對種養大戶,遇到困難時,他隨叫隨到,幫助解決難題。當村里蔬菜種植大戶的產品滯銷時,他冒著嚴寒,幫助種植戶半夜三更將蔬菜運到銅仁市,並親自設攤銷售,同時還為他們做市場調查。

“村幹部要有愛心,把每個村民的冷暖掛在心上!”把全村的民眾看作自己的親人,對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也傾其所能盡力幫助。初雪凝災害期間,一輛滿載旅客的班車被凍在村中的省道線上。他得知情況後,燒了一大鍋熱茶,做了可口的飯菜,與妻子一起冒著風雪送到車上。5月15日,在獲知四川省汶川縣地震災情之後,組織村黨員和民眾為災區捐款14833元,他自己捐出了600元,全力支持受災地區重建家園。“每個人都有困難的時候,大家幫一把,困難就會小些,痛苦就會輕些。”為了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帶領村“兩委”多方爭取,先後投入1萬餘元購買了電教設備、電教光碟,定期組織村民觀看、學習各類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術知識。積極興建農民文化書屋,配備文化、種養技術、法律知識等各類圖書1000餘冊,給村民提供了一個“充電”、休閒、放鬆的環境,促使村民成為有文化、懂科技的新型農民。同時,購置了羽毛球、桌球、棋類等文體用品,促進村民強身健體。組建了3個歌舞文藝宣傳隊,經常舉辦各類民眾喜歡的文藝表演,並將國土知識、計生知識等國家政策寓於節目之中,使村民在娛樂的同時也了解了國家政策。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村民之間扯皮打架、喝酒賭博的事少了,學習健身、唱歌跳舞的人多了,民風得到了極大轉變。

上任6年,用一顆火熱的心,艱苦奮鬥,默默奉獻,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樸實無華,用自己的言行實踐著一個共產黨員的諾言,為黨和民眾架起了一座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