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黨員事跡材料

我叫時xx,家住埠村鎮埠東村,現在埠東村委會工作,兄弟四人,上有70多歲的父母,全家總共有18口人。多年以來,我們兄弟孝敬父母,兄弟妯娌和睦,鄰里團結,遵紀守法等方面做了一點應該做的事情,下面就幾個方面作以下匯報:

一、孝敬父母

我和妻子劉愛蓮是1985年初結婚,至今已有十九個年頭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一個院、同吃一鍋飯。我們是這樣想的:父母歲數都大了,他們一輩子經歷的苦難不可勝數,可想而知。隨著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了勃勃生機,我們的日子是越過越好、越來越紅火,但我們絕不能因為生活好了而忘記生我、養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生命,撫養我們成人,是他們帶我步入社會,教我怎樣做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是做人最起碼的標準,人人都要有一顆善良的尊重父母的心,我們的良知不僅僅埋在心裡,更重要的是落實在行動上,精心贍養我們的父母,我們父母歲數都大了,生病長災是必然的、在所難免的。我的母親,從年青時身體就不好,有冠心病、胃下垂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幾次院,每當這個時候,都是我第一個帶母親去醫院就診,儘管我的工作很忙,但每次都是堅持到母親病情穩定、痊癒後才離開病房。今年夏季的一個傍晚,天上的雨嘩嘩的下個不停,突然聽到我的妻子焦急地喊:“你快來呀,咱娘病了。”

我立即趕到母親的房間,看到母親吃力地低著頭,嘔吐不止。我沒有再多想,立刻撐起雨傘,找了計程車,把母親送到了醫院,樓上樓下拿藥、輸水,一直忙到下半夜一點多鐘,直到母親的病情穩定下來,這才喘了一口氣。我父親今年也70多歲了,身體一直也很好,從小就基本上沒打過針、吃過藥,但天有不測風雲,有次重感冒的確把我們嚇得夠嗆,連續幾天高燒不退,醫生猜疑是不是患了出血熱,為得證實,我與妻子兩天往返於濟南傳染病醫院化驗血樣,直到結果出來,排除了這種可能,這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陪父親住了十二天院,直到父親身體康復。從那年起,每年的春、秋兩個季節都要給父親輸水疏通血管,減少患病的機會,常言道:“順者為孝”,老人上了歲數,話多嘮叨是經常的,每當這個時候,我都和妻子、兒子說,不要和老人計較小節,尊敬老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雖然有些話年輕人不愛聽,但絕無惡意,我們要耐心聽,等聽完再作解釋,這樣就會化解某些誤會。所以結婚十幾年來,婆媳關係一直很融洽,從沒紅過臉、吵過架。好心就有好報,我們對父母的精心照料,同時也換取了父母對我們兒孫的疼愛,每當工作都忙的時候,父母總是能給我們燒好開水、做好飯菜,照顧好兩個上學的孩子,使我們安心工作。

二、兄弟團結、妯娌和睦

我們兄弟四個,有三個是中共黨員,雖然都已分家過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我們是分家不分心,每當家庭有事或困難的時候,我們總本稿著作權是517878秘書網是聚在一起,共同商量解決困難的辦法,特別是對待老人的問題上,我們都是爭先恐後地孝敬父母的。比如:每當我父親住院交藥費的時候,我們兄弟四人都是爭著去交錢,爭著在醫院照顧父親。我父親當時住的病房和醫生值班室對門,當時的蔡群醫生都受了感動,說:“在這裡住院的病人這么多,但像你們這樣伺候父母的,還真少見,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她們妯娌之間更是互相謙讓、互相體諒,從不為雞毛蒜皮的事計較,都本著以和為貴的態度對待對方,無論是對待自己的公婆還是對待侄子、侄女,都像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和親生子女一樣,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