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男,漢族,****年*月**日出生,****參加工作,****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技術員、宣傳部幹事、副經理、副主任、鎮黨委副書記、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等職務,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帶動了全鄉黨員幹部,全鄉風清氣正,和諧發展,連續三年在全縣新農村建設考核中位於前列,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鄉黨委、政府先後榮膺全國農業普查先進集體、全省"四五"普法先進單位、全省"五四"紅旗團委、市級文明單位、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縣先進黨委、全縣農村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畜牧業生產、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單項工作在全縣考核中居於前列。他本人也多次受到縣委、縣政府嘉獎,連續兩年獲得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現將先進事跡申報如下:

一、謹言慎行,具有深厚的道德修為。工作中,他始終始終堅持"一切工作為了百姓、惠及百姓"的原則,把服務民眾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樹立政府形象的重要抓手。在推進畜牧業發展過程中,他積極搭建考察平台,建立服務組織,配備 專職人員,引進優良品種,暢通銷售渠道,一系列的服務措施助推了全鄉畜牧業發展的勢頭。在大力發展水田過程中,他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建設蓄水池6處,疏通和維護進排水管線2.3萬延長米,動用土方17萬立,新打大小機電井1000眼,維護八家河圍堰10公里,改建大型泵站4處,使農業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強化,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同時,他還把建設文化場所、完善文化設施作為提升民眾農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重要載體和平台,共建設7處農民文化活動室,投資10多萬元購置了健身器材。使孟克里農家書屋、倉糧大秧歌、古恰綜合文化活動室成為全縣文化建設的亮點,多次代表縣裡接受上級檢查,受到好評。他還始終關注弱勢群體,每年鄉里補貼貧困村修建通村路資金達到25萬元。累計包扶貧困戶198戶,落實扶貧資金年均7萬元。捐資助學資金年均達到5.5萬元。堅持把城鎮改造作為改善民生的主要內容,硬化道路3.7公里,栽植綠化樹1.2萬株,全鄉住房磚瓦化率達到75%,自來水入戶率62%,程控電話入戶率85%,有線電視入戶率75%。目前,全鄉經濟社會各項發展指標都達到了撤鄉建鎮的標準,已通過省民政廳對撤鄉建鎮工作的初檢,撤鄉建鎮目標有望在近期實現。

二、求真務實,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作為一個鄉鎮的主要領導,他把致富百姓、實現發展進步作為首要職責,積極想辦法探求發展的出路,規劃發展藍圖。抓住機遇,乘勢發展。緊緊抓住頭台油田及五家外圍油田在古恰鄉開發的有利契機,組織成立了油田服務隊,在他的積極協調努力下,承接了油田開發中的土方、撈油作業、化學透析、管線焊接等油田工藝項目,由原來的出力掙錢轉為靠技術賺錢,既為鄉里拓寬了財源,同時又解決了本鄉勞動力富餘的問題。同時,他又採取了追加投資、企業重組等辦法,組建了丙龍運輸車隊、維軍作業隊、趙河渡口等企業,年創產值1000萬元,利潤200萬元。利用資源,優勢發展。他根據鄉里水面大、草原多的資源優勢,積極引導農民開發水田,大力發展畜牧業。短短兩年時間,全鄉水田面積就發展到5萬畝,大牲畜存欄突破1萬頭,羊3.8萬隻,實現了戶均一頭牛、人均一隻羊的目標,並高標準建設了興發奶牛小區、眾望奶牛小區,一村一品專業屯達到12個,各類養殖大戶達到200戶,畜牧業產值達到5200萬元。藉助區位,持續發展。藉助林肇路、肇新路和松花江大橋在古恰鄉通過的良好區位優勢,組織各村積極發展綠色蔬菜長廊,在公路兩側10公里內初步建成了集棚室、裸地蔬菜、紅提子、兩瓜等為主的路邊經濟示範區,向構築休閒、觀光、旅遊"三位一體"的現代農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依託外埠,借力發展。他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興鄉富民的重要手段,兩年來先後引進五千萬元以上項目2個,千萬元以上項目4個,200萬元以上項目8個,引進資金總額1.6億元,鄉黨委、政府連續兩年被縣裡評為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受到表彰和嘉獎,有效的措施推動了全鄉經濟的快速發展。XX年,全鄉經濟總收入實現3.5億元,人均收入實現4870元,財政收入實現4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