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優秀武裝部長個人事跡範文

張學軍,男,XX年考入武裝系統,從事專職基層武裝工作;XX年被評為仙居縣民政工作先進個人;XX年在台州軍分區組織的人武專武幹部集訓期間被評為優秀學員;XX年被評為縣優秀專武幹部;XX年被評為縣雙擁工作先進個人;XX年被評為台州市雙擁工作先進個人;XX年,時年28歲的他被提拔為淡竹鄉武裝部長。

XX年度淡竹鄉被評為市徵兵工作先進單位;2011年度淡竹鄉被評為黨管武裝工作先進單位。

張學軍在民眾中的口碑很好,他經常幫助民眾解決在生活上的困難,朱紅旗是一名在家務農的普通農民,身體不好,不能過度勞累,平日靠打散工為生,家境比較貧困,家庭又沒有其他勞力。老父親是一名老戰士,曾經參加過解放戰爭。去年,他的兒子朱俊亮受爺爺影響參軍入伍。這幾年,每逢八一、春節,張學軍總是帶著民政幹部到他家走訪慰問,為他們貼春聯,送棉被。朱紅旗總是說:“張部長這人很好,很細心,對我們軍屬很照顧,經常到村里來關心我們的生活,是我們軍屬家的常客“。

其實,在淡竹鄉像朱紅旗一樣的軍屬都得到張學軍的關心和照顧。淡竹鄉上井村退伍老兵張舍堯逢人便說張部長好。張舍堯是在1963年參軍的,在部隊服役期間,在一次工地施工中,眼睛不幸被岩片擊傷。退伍後,一直在家務農,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逐漸失明,單身兒子神智不清,老伴身體不好,生活比較艱難。張學軍了解情況後,不僅積極為他申請了低保和臨時救濟,而且經常主動上門看望。村里人都說,老張真是好福氣,遇到了這樣的好乾部。

淡竹鄉是一個比較偏遠的山區,有著光榮革命傳統,全鄉革命老軍人、退伍兵以及現役軍人軍屬等近300人,他們的生活都是張學軍所牽掛的。每年,張學軍除了建軍節、春節等節假日的慰問外,平日裡只要一有空閒,張學軍就會往他們家跑,跟他們拉拉家常。張學軍說:“他們對革命事業是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誠心為他們服務,不僅僅要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而且引導全社會都來關心他們。”

“乾工作要盡心盡職”

“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事一定要規規矩矩,工作一定要踏踏實實。”張學軍在每年的年度工作述職時總要講到這一句話。對於張學軍來說,這句話不只是掛在嘴上,更是他時刻銘記的座右銘,是他為人處事的標準。他常常告誡自己,要當一名稱職的專武幹部,必須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盡心盡責“種”好自己的“責任田”。正是有了這樣一種心態,他雖然身在基層山區工作,但沒有任何怨言,盡心盡職,毫不懈怠。

淡竹鄉地處偏遠山區,地域廣闊,村莊分散,經濟落後,是全省200多個欠發達鄉鎮之一,全鄉青壯勞動力外出較多。在這樣的鄉鎮,武裝工作要想有所成績是比較難的,但這並沒有阻礙張學軍的思考。民兵組織怎么建,基層民兵工作怎么抓?成為張學軍主要考慮的問題。自任職部長以來,張學軍緊密結合鄉里實際,積極探索,總結了很多好的經驗和方法。針對該鄉91.3%的面積被森林覆蓋,防火任務非常繁重的情況,在全鄉組建民兵防火巡查網路,組建民兵防火應急分隊,各村配備2至3名防火巡邏民兵,在每年秋冬季節進行撲火演練,較好地發揮了林區民兵的作用。針對山區降雨多,每年抗洪任務重的實際,他組建了水上民兵應急分隊。這些民兵分隊在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了解決基層民兵工作經費難的問題,增強基層民兵工作活力,張學軍積極協調鄉主要領導,為村民兵連長發補貼。

張學軍抓武裝工作不但兢兢業業,勤奮能幹,而且原則性強,堅持標準。每年的徵兵工作中,他始終堅持嚴格把關,確保兵員個個合格。一個村民兵連長的侄子連續3年應徵,身體很棒,但文化偏低,這個民兵連長托人找到鄉里某位領導一起找張學軍說情疏通關係,而他堅決不辦。但只要符合應徵條件的,不管是誰,他都想方設法把這些合格兵員送到部隊去。2011年,淡竹鄉超額完成了徵兵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