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養護站女子作業組先進事跡

雖然她們沒有華麗的外衣,沒有時尚前衛的妝扮,更沒有讓鬚眉自愧不如的才氣。但是她們絕對是新時代的女性,因為她們有一雙開山劈石,掃平坎坷的雙手,一顆堅忍不拔、樂於奉獻的心,即使世俗的眼光凌厲猶如刀箭,但她們用自己勤勞的汗水和執著的追求告訴世人:即使做一顆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鋪路石”,也能閃耀出新時代女性的無限光芒。

在省道s308線**至**這段崎嶇蜿蜒的公路線上,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群矯健的身影:她們身著橘黃色的外衣,頭帶鮮艷的小黃帽,用柔弱的肩膀挑開滾落在公路上的亂石,用纖細的雙手栽下一行行綠蔭。

她們就是養路娘子軍——**縣公路局第一養護站女子作業組。

幗國不讓鬚眉,纖纖玉手路為琴

女子作業組的居住地——**道班房,建於50年代,占地約100平方米,土木混合結構,室內既陰暗又破舊。夏天悶熱不堪、冬天陰冷潮濕,是**縣乃至全市居住條件最差的一棟道班房。就是在這樣簡陋的環境裡,她們結束一天辛苦的勞動,讓疲憊的身體得以休息。

道班房現在還是用搖井取水,由於地勢太高,每年只有在雨水豐足的時候,才能搖出水來。更多的時候,她們往返五里多地從附近農村的水井中取水,一個來回就是半個小時,每天要挑上七八個回。

養路護路全部工作都是在路上。春天是風雨難擋、泥水滿身;夏天蚊蟲叮咬、渾身是汗;秋天霜打雨淋、灰塵滿面;冬天大雪紛飛、腳手都生凍瘡。沒有人計算她們拉過多少車石子和瀝青,清掃過多少次路面,修補了多少個深深淺淺的坑槽,流下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經受了多少委屈和誤解,又付出了個多少青春年華。但她們無怨無悔,因為她們執著的熱愛著這一崗位,堅守著自己的信念:既然幹了就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人民!哪怕是用自己的雙手、汗水、智慧和青春,只為一句“路暢我榮”!

XX年7月2日,傾盆大雨一連下了5個小時,咆哮的洪水從山頂傾瀉而下,洪水攜帶著泥沙填平了公路兩旁的排水渠道,漫過公路,汽車飛馳而過,車禍隨時都可能發生。關鍵時候,王松英和她的女子作業組冒著大雨趕來了,她們手拿鐵鍬,肩擔手提,將一處處淤積的渠道疏通,咆哮的洪水如被馴服的猛獸乖乖的淌在了渠道。但大雨仍在繼續……

下午四時,s308線**岩英坪段,山體出現滑坡,交通中斷。又是王松英帶著她那些連中飯都沒來得急吃的隊員迅速進入塌方現場,大家拖著疲憊的身軀,咬緊牙關一直清理到晚上9時,將近60立方米的滑坡土石一擔一擔,一車一車清運出去,雖然長滿老繭的雙手又增加了斑斑血泡,雖然肚子餓得發慌但仍然步履堅韌。受阻的司機乘客都被她們這群瘦小的女人感動了,有的挽起了褲腳幫忙推車,有的捋起袖子,搬開石塊。離開時,所有司機紛紛鳴起汽笛,用最壯觀、最熱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謝意。從那以後,常在這條線上走的司機都成了養護作業組的朋友,無論是在上班去的路上,還是收工返回,只要看見了都要免費捎上一程。

2011年春節前,一場大冰雪將**境內包裹得嚴嚴實實,二十餘天的冰凍讓**87萬父老鄉親飽受折磨,停電、停水、交通封閉,物資匱乏,無數思家想家的遊子阻在歸途。為了保證交通運輸生命線的正常暢通,最大限度緩解冰凍帶給人們的不便,作為把守**外出主要通道口——省道s308線最高地段的女子養護作業組勇敢的挑起了重擔。零下10度的低溫,20公分厚的冰層,她們腳扎草繩,手拄木杖,或用鐵鍬挖開冰層,或挑來防滑砂石鋪在路面。有車打滑了,她們一擁而上用雙手推動車輛;車開不動了,她們騰出房間,升起爐火,讓車上的人取暖休息;就這樣,一車車物資、一車車的旅客被她們平平安安的送出了轄區,同時送去了還有在大災面前,**公路養路人無私的情懷和包容天下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