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優秀班主任事跡材料

李素霞老師,國小一級教師,共青團員。她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對教育事業懷著樸素而真摯的感情。她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自覺實踐“三個代表”,與時俱進,奮鬥不輟。她從事國小教育教學工作四年。XX年12月獲得馬醫科輔導區優秀教育工作者;XX年6月獲平江區教育文體局優秀共青團班幹部。

她有著堅定的職業信念,良好的師德修養,開拓創新意識強,愛崗敬業,講究班主任工作的藝術,在班主任這塊教育園地里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獻著,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受到了學生的愛戴,家長的好評,領導的肯定和同事們的讚許。

一、認真抓好班級管理,培養優秀的學風、班風

在班級管理中,她能積極實踐“正面教育理論”,注重用愛心和耐心感染學生,因材施教,主動熱情地幫助學生,促使學生形成團結、勤奮、道德的優秀品質。教書與育人並舉,嚴格要求學生,幫助學生養成精益求精,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良好學習習慣、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注意在活動中滲透道德教育。她經常組織以“公民道德”“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班隊會,寓教於樂,鼓勵學生集體參與,共同接受教育。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品、快板、相聲、歌曲為形式,在學校迅速掀起學背“八榮八恥”的學習高潮。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清理路邊的垃圾,保護小樹活動……使學生增長了見識,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培育了學生基本的道德觀念,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通過長期的教育,她所帶班級學生整體德、智、體諸方面發展全面,集體責任感強,學風濃,班風正,班級學生整體社會行為習慣好,真正體現了班級文明禮貌、團結友愛、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勤奮好學的精神風貌。

為了喚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引進競爭機制。她實行了一系列大膽的改革:將情感管理、目標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班隊活動滲透在工作中,開展了“小主人班委”競賽活動,讓學生上台參加競選演講,鼓勵大家自組班委,實行值周班委制,定期評選出“最佳小主人班委”。開展了“比比誰的素質高”班級十項評比活動,設立了光榮榜,實行每天一表揚制度。值周班委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許多平時不起眼的學生管理出色,威信與日俱增,令人刮目相看。同時鼓勵學生在班級活動中展示課外所學的專長,使班級活動變得有聲有色。

二、愛心、細心加上耐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李老師在日常工作中十分注意加深師生感情,她讓她的學生把她當作朋友,有什麼事都可以向她訴說,學生也的確把她當作了知心朋友。不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的,是開心的還是煩惱的,學生都願意向她傾訴,向她敞開心扉。她班中有一個叫魏蘇童的男生,腦後留了一根細細的瓣子,因此經常受到同學們的取笑,他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怪異,別人有時只看他一眼,說兩句,他就覺得是在嘲笑他,所以打架、罵人的事情頻頻發生。李老師知道這一情況後,不是簡單地以教師身份批評其他學生,因為即使學生改正了,也是迫於教師的壓力,並沒有從內心去改變。所以她一方面經常找魏同學談心,告訴他:同學只是好奇,了解他們家鄉的習俗。另一方面她做好班中其他學生的思想工作,利用班隊活動教育其他同學換位想想,如果換了你,你會怎么樣?我們不應該譏他人之短,而應該主動關心幫助,向他伸出友愛之手。並且和學生們一起了解了江西廣昌有讓男孩蓄髮的習俗,使學生們從思想上、行動上都有了徹底地改變。

李老師對學生有超出尋常的愛心和責任心。她認為:作為一名教師,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應該是最基本的原則。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她第一次接任該班時,有一個叫卞蘇晴的女同學。卞蘇晴同學基礎非常差,平時的測試經常不及格,成績很不理想。知道這種情況後,李老師立即找她談話,鼓勵她重新拾回學習的信心。在以後的日子裡,辦公室里總能看到她不厭其煩地給晴晴同學補習拼音,從最簡單的單韻母,到聲母,再到複韻母和拼讀,一遍又一遍。她就是這樣耐心地輔導寶珠同學。在她的輔導下,卞蘇晴同學由原來的拼音幾乎不懂到考試能取得八十分成績。點點滴滴的進步凝聚著李老師多少辛勤的汗水。而對於班裡的優等生,她則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積極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她用她的細心加耐心認真地教育著每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