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建設局環衛工人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她叫**,一名46歲普通的農村婦女,家住文昌社區北小區,1992年選擇了平凡而崇高的環衛清掃崗位,成為**縣建設局1名環境衛生清掃工人,在環衛戰線上一乾就是16個春秋,她憑著對自己鍾愛事業的追求,任勞任怨,埋頭苦幹,不怕髒和累,清掃著縣城街道。整整16個春秋,她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默默無聞的奉獻著,弘揚“寧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行業精神,把美好年華無私地奉獻了摯著追求的環衛事業,用真情實意、言傳身教引導人們熱愛自己的家園,用五尺掃把在大街上譜寫了一曲以艱苦的勞作和辛勤的汗水給市民民眾創造一個整潔舒適環境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者之歌。

一、無怨無悔的選擇

1992年3月,由於城市建設規模擴大,正值風華正茂的**加入環衛這一特殊的行業,在當時縣環衛站從事道路清掃保潔作業,毅然選擇了工資微薄、工作辛苦的環衛工作,從此,便與街道清掃、垃圾收運結下了不解之緣。**剛在街上乾清掃保潔時,總是紅著臉,把工作帽沿壓得很低,低著頭默默地作業,擔心熟人遇見,親朋好友也不贊同,勸說:“乾什麼不好,偏去掃大街”。在以後實際工作中,她才親身體會到清掃工作的艱辛和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天早出晚歸,風雨無阻,有時還不被市民民眾理解,受一些不明不白的委屈。隨時有市民把生活垃圾倒在已清掃乾淨的街道上,她上前好言相勸,不要亂倒垃圾、污染環境衛生,卻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單位領導、同事及時地關心、幫助、支持她,以環衛工人的傑出勞模時傳祥的先進事跡感染她,用“寧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行業精神教育她,使**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認識,環衛工作雖然髒苦累,卻與民眾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乾,只是分工不同,“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就這樣,**當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城市美容師”,任勞任怨地工作在環衛戰線上。

二、愛崗敬業作表率

最初參加環衛清掃工作時,**就擔任了縣城最主要的幹道、最繁華的“視窗”右甸路環島至興寧街段的清掃保潔工作,每天清掃道路面積XX平方米,還負責果皮箱清洗及沿線臨街亂張貼城市“牛皮癬”清除工作,大大超過了國家勞動定額規定的工作量。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每天凌晨5點半鐘就來到崗位上,一天作業下來,經常使她累得滿頭大汗、腰酸腳痛,面對困難不泄氣、不動搖。同時虛心向老同事請教、學習,特別是有關請掃保潔作業技巧,回家還利用休息時間,苦練“叉頭掃把”綑紮技術,有時所用的竹梢把手刺成了一道道傷痕,她也不在乎,以使清掃工具耐用,為單位節約費用,提高工作效率和道路清掃保潔質量。多年來,**練就了一套清掃作業又快又好的基本功,遇到有車輛停靠在路邊是,總是彎下腰一點一點地把車下的垃圾掃出來,不留清掃灰痕;清掃到道路兩側落水窗時,放慢速度仔細掃,若落水窗被堵塞積污,還用手把落水窗縫隙中雜物清除掉,道路衛生經常保持整潔清爽。

XX年10月份,天氣日漸轉涼,為確保70周年縣慶活動期間有一個乾淨整潔的市容環境,迎接省市領導及廣大客商的光臨,右甸路環島至興寧街段因地處縣城中心,所以污染特別嚴重,管理難度最大,他不得不加班加點乾,從每天早上6點開始直到傍晚9點,清除落水窗的垃圾污物,撿除路邊的白色垃圾及路人隨手丟棄的垃圾,他平均每天工作近二十個小時,實在太困了就靠在行道樹下稍稍打一下盹兒。在短短10多天時間裡,她一共清除垃圾污物近3噸。還給了民眾一個潔淨環境,受到了社會的好評。

XX年,我縣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實行市場化運作,**又被安排到興寧街清掃,由於人員精減,**的清掃面積增加到了5000平方米,為了使所清掃路段的環境衛生保持整潔、乾淨,她早晨第一個到崗,傍晚最後一個離崗,堅持全天巡迴檢查落水窗是否被污物堵塞、果皮箱是否清潔、臨街門店是否亂倒垃圾污水,總是經常對那些亂倒垃圾污水的人進行耐心細緻的宣傳教育,有時還要受氣挨罵,原本身體就不好的她乾累後,稍休息後,又繼續乾。同事心疼地對她說:“於大姐,您回去休息吧,少乾一下沒有什麼,何必呢?可她說:城市衛生靠我們大家來維護,單位把任務交給我,就應向單位、社會負責,給老百姓一個乾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