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學雷鋒標兵先進事跡材料

我是1980年12月從浙江寧波入伍的,入伍以來,堅持以雷鋒為榜樣,把對黨、祖國、對國防事業的熱愛,傾注到尚軍精武、練就過硬的軍事技術上,被譽為軍事“武狀元”。我先後參加了師以上單位組織上軍事比武21次,獲金牌34塊,先後為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作過去時100多場軍事表演,次次圓滿成功,榮獲羅馬尼亞英雄戰士勳章,朝鮮人民軍戰士勳章、美國騎士勳章等12枚,榮立四次三等功,21次受嘉獎,5次被團樹為“學雷鋒標兵”,87年被三總部評為“全軍優秀班長”,89年7月被破格提拔為中尉副連長,90年8月任連長,91年初被軍區評為優秀“四會”教練員。

我入伍的第二年,正是我團開展學雷鋒活動紅火的一年。年初,團黨委作出了“學雷鋒樹新風,爭當八十年代四有軍人”的決定,接著召開了學雷鋒表彰大會,學雷鋒活動很快在全團上下轟轟烈烈地開展。我從書店裡買來了《雷鋒故事》、《雷鋒日記》,利用課餘時間認真地讀,自覺地用雷鋒精神嚴格要求自己。與此同時,軍事訓練也掀起了熱潮。我想,學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熱愛本職,精通業務,做一名又紅又專的革命戰士。於是,我暗暗地下了決心,練就過硬的軍事技術,當一名軍中“武狀元”,為軍隊建設作貢獻,為黨和人民爭光彩。從此,我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苦練過硬的本領上,在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日子裡,我瞄著老兵的第一流成績拚命練,給自己下達成每天“五個一百”的硬指標,即:端槍瞄準一百次,投彈揮臂一百次、蹲下起立一百次、收肌練腹一百次,不過星期天,不睡囫圇覺,為了加大訓練力度,別人跑障礙用木槍,我使用59式教練爆破筒代替木槍,頭被爆筒瞌破了,包紮一下又上了練兵場,別人練投彈揮臂用背包帶和繩子,我使用鐵絲代替背包繩,胳膊累得連吃飯都端不起碗,別人負重訓練穿20斤重的沙衣,綁2斤重的沙袋,我則把沙衣打濕,綁4斤重的沙袋練長跑,練戰術基礎動作,有時練得兩肘兩胯磨破的血同衣服沾在一起,不得不用剪刀幫忙才能脫下衣服。白天太累了,晚上連爬高低床睡覺的力氣都沒有,夜裡睡不著覺,跪著睡過的,趴著睡過的,倚在牆上睡過的。我想雷鋒練投彈,常常吃不好飯、睡不好覺,胳膊練腫了還堅持練,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我也要像雷鋒那樣,當不上尖子,決不罷休。新兵訓練結束考核,我軍事技術項項超過對手,戴上了全能第一的紅花。當兵僅四個月,就被選送到師教導隊當上了班長。入伍的第一年就考上了投彈能手、特等射手、游泳能手和戰術標兵。第二年,在×軍戰術技術比武中奪取了輕武器射擊和百米障礙的冠軍,投彈、武裝泅渡和個人戰術三項第二名的好成績,被譽為新兵“武狀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武狀元”的來歷,我心裡最清楚,那是酷暑里烤出來的,冰凍出來的。

1982年原×軍組成軍事項5項運動員集訓隊,挑選了30名預備隊員經過一個月的強化訓練後,只剩下包括我在內的6名幹部和6名戰士,在幾個月的訓練期里,我沒有過一個星期天,沒逛一次街,由於高強度訓練,我得了腰肌勞損和膝關節積水病,訓練中腰鑽心地疼,站久了很不得在地上打滾,我咬緊了牙關暗暗地鼓勵自己,“不吃苦中苦,哪有蜜糖甜呢”。為了堅持訓練,我每天請軍醫用拔火罐拔腰,一有空就按摩膝關節並輔之用藥,同時堅持每晚鍛鍊來放鬆肌肉和骨骼,戰勝了傷病和極度疲勞。有一次,訓練時我的一顆牙齒在木槍時對刺時被對方刺斷了,咬了團棉花又撲了上去。夏日,酷暑難熬,訓練場上的沙地更是灼熱燙人,我全然不顧,仍不停地摸爬滾打練戰術,手、肘、胯磨出了血,沙粒泥土又紛紛趁“破”而入,嵌進皮肉,我把它看作是磨肉練志,部隊發的服裝和加發的四套訓練服都練破磨爛了,節假日都不好意思上街。這一年我的訓練成績又上了一層樓,囊括了軍區步兵項目全能第一,當我手捧獎狀即將凱鏇時,一位軍首長把我叫到辦公室,語重心長地說:“你成功了,但要像雷鋒那樣,在榮譽和成績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謙虛謹慎,永不滿足,不斷進步”。這一年,我被團樹為“訓練尖子”、“學雷鋒標兵”,5次獲得團頒發的“學雷鋒爭當‘四有’軍人”紀念證書。我始終牢記首長的教誨,用雷鋒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鞭策自己,不斷向高處攀登軍事比武奪魁後,我想,人的運動年齡是有限的,自己能不能在不當運動員之後還能執教動隊,寫出我的《執教之道》。於是,我開始進擊軍事理論領域。除了涉獵古今中外的“兵書”、戰書等軍事理論外,還認真研究起“郭興福教學法”。冬天,室內同室外的氣溫差不多,我就用破棉被的袖子改成一雙特製的襪子堅持讀書;沒有電燈,就從微薄的津貼中省下錢來買蠟燭和燃油,記下了“郭興福教學法”的全部筆記,從電視錄像、資料中反覆論證我的訓練方法和現代條件下作戰的可行性,大膽提出訓練改革構想,最佳化組合,摸索出一套適合現在部隊戰術訓練的教學方法。不僅發展了郭興福的教學理論,而且豐富了教學實踐。部隊反映,我推出的教學法簡便易行,適用性能很強,這一改革成果很快得到上級的推廣。這樣,我又成了優秀“四會”教練員,比武時比別人多出一招,既比技戰術,又比教學法,因此總保持領先地位。1983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了我搞的戰術訓練教學法,在部隊推廣後,不少單位的同行慕名來信求教,每遇這種情況,我都親自把教案認真抄寫後寄給他們,並歡迎他們提出修改和補充意見。幾年來,我有15項訓練改革方案得到上級認可,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連隊點燃了鑽研軍事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