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優秀無職黨員先進事跡

魯紹輝,今年48歲,一個極普通的農村無職黨員,有人說他:“愛操閒心,愛管閒事,好了別人,虧了自己”。他自己說:“人一輩子就幾十年光景,多做點對大眾有益的事,無論對人對己都是值得的”。

板橋河村共有共產黨員28名,其中農村無職黨員22人。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農村無職黨員的光榮感、責任感和進取精神與時代發展的要求、與人民民眾的期望、與黨員先進性標準之間呈現出較大差距。不能、不會、不願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問題日益突出。為了促進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探索實施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制度新舉措,板橋河村黨支部結合農村經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農村社會穩定等實際情況,以村黨支部為單位,設定村務財務監督崗、科技帶動致富崗、外來人口管理崗、精神文明建設崗、社會治安崗、民事調解崗、義務志願服務崗等崗位,以村黨支部為單位,採取自我認崗、支部定崗、民眾薦崗等方式,為無職黨員定崗定責。

在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則制度推行以後,板橋河村先後湧現出十餘名先進無職黨員代表。魯紹輝就是其中一位,他自從上了該村“科技帶動致富與民事調解崗”後,充分發揮著作為一名黨員的積極模範作用,主動、積極投身於板橋河村的科技致富,科學種田建設當中。老魯曾慷慨的說過:“作為一名黨員,我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最怕的就是有事不便管,有勁使不上。設崗定責制度的推行,使我成為了一個無職有崗,無位有為的人,讓我們這些農村無職黨員能夠結合自身特長發揮餘熱作用。”

人生觀:把愛心獻給民眾,把丹心留給黨.

魯紹輝曾在板橋河村任科技副村長4年,通過多年的歷練,老魯已從一個年輕、衝動、充滿熱情的青年,逐漸成為了一個沉穩、果斷、責任心強的老革命。

,他在自家責任田開始引種繁殖野生天麻、黨參等多種中藥材,為了掌握種植技術,專門到外地種植區參觀學習,經過一年的潛心鑽研,他成功了,當年收穫了萬餘元,在他的帶動下,附近農戶也開始種植起來,並逐年擴大規模。同時,他率先種植魔芋,幾年中,他成了魔芋大戶,隨之,板橋河村的魔芋逐漸走上規模,批量流向市場,並成了當地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主產業。

,板橋河村針對當前農村部分黨員黨性觀念退化、組織觀念弱化、宗旨觀念淡化、知識和年齡結構老化、精神狀態消極化等問題,從教育引導入手,在不計報酬、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前提下,讓農村無職黨員“上崗”,協助村、組開展工作,並在農村積極開展“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使農村無職黨員有崗、有責、有位、有為,並在全村進行廣。老魯聽到這個訊息以後,認為應該為村內的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民事糾紛調解出份力,所以第一個就積極報名上任“科技致富及民調崗”。在5.12汶川地震發生後,老魯聽到報導又積極組織該義務服務隊的其他成員捐資自發奉獻愛心,在老魯的宣傳帶動下,雖然每個人捐獻的不多,10元、20元、50元的都有,僅板橋河村在一天的時間內就集中捐集了一萬八千餘元,還有很多未來得及趕上的,或者在外地通過其他方式捐獻的還不計其數,尤其有幾位殘疾人手拄雙拐,一隻腿行走幾公里路將自己本來就不多的部分生活費都送了上來,其情景真是叫人感動不已,有的隊員自己獻了愛心,也交了特殊黨費,還讓家中其他成員也另行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