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支隊民族團結模範單位事跡材料

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禁毒支隊肩負著打擊烏魯木齊地區制、販、吸以及戒毒等各項禁毒工作,承擔著維護社會政治和治安穩定的重任,是打擊毒品犯罪的一支主力軍。全支隊現有民警63人,由漢、維吾爾、哈薩克、回、撒拉、錫箔、蒙古等多個民族組成,各少數民族民警為22名,占支隊民警總人數的35%,各民族民警團結友愛、愛崗敬業,是一個充滿凝聚力、戰鬥力、積極向上的集體。在處置“7·5“打砸搶燒暴力事件中,支隊領導靠前指揮,衝鋒陷陣,各族民警團結一心,不怕犧牲,始終戰鬥在對敵鬥爭的第一線。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為紮實有效地開展好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支隊成立了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由一把手任組長,支隊黨委其他成員齊抓共管,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責任制度,形成了責任明確化,工作具體化,主管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良好格局,使教育活動早計畫、早安排、早部署,力求通過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的開展,積極教育、引導支隊全體民警在思想上堅持黨的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堅持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民族宗教問題,全面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及時妥善地處理民族關係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全體民警在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保持社會穩定,特別是反對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的鬥爭中做出顯著貢獻。

二、豐富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不斷促進隊伍良性發展。

1、千方百計解決少數民族特困民警困難。在支隊黨委的安排下,支隊把民族團結教育與為各族一線民警辦實事、辦好事結合起來,從解決民警最關心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入手。一是對各單位特困民警進行料走訪,了解、掌握民警的實際困難,重點是少數民族民警中的特困戶,在支隊範圍內組織獻愛心、送溫暖活動,其中支隊利用工會、婦聯等組織進行幫困,為7名特困戶民警(其中3名是少數民族民警)解決實際困難,使這些民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二是深入開展“四認同”教育,在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期間,支隊把民族團結教育月的集中教育同經常性教育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各族民警為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使全體黨員、民族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三是支隊各黨支部開展了民族團結教育的報告會、座談會,以及互學語言,互通思想等交流活動,進一步體現了“三個離不開”思想,把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推向了高潮。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進一步營造了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的良好氛圍,擴大民族團結教育月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2、禁毒支隊黨委注重對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使用,在市局政治部的關心和支持下,支隊近年將5名年富力強、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綜合素質較強的少數民族幹部根據《黨政幹部選拔任用條例》,選拔到基層領導崗位上,充分體現了黨在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幹部方面的政策,同時也推動了支隊各項業務工作的有力開展,對今後的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使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扶貧幫困、濟困助學、加強民族團結,增強團隊精神精神。支隊黨委組織黨員、民警參觀八路軍辦事處,瞻仰了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跡,前往烈士陵園向黨旗宣誓並敬獻花圈,激發了民警的愛國主義和團隊精神的熱情,使全體民警充分認識到新疆的穩定、繁榮和發展,凝聚著各民族人民辛勤的勞動和智慧,從而更加堅定共產主的信念。禁毒支隊積極參加街道、社區的警民共建活動,與駐地單位和睦相處,積極配合支持駐地單位和黨工委的工作,共同創建、互相支持、互相發展,同時積極參加六道灣街道辦事處黨工委的扶貧幫困、濟困助學、向弱勢群體獻愛心的活動。禁毒支隊在先後為六道灣社區位於西虹東路965號1-3-202號的特困戶蔣新蘭以及居住在六道灣北山坡社區患白血病的杜偉偉3次捐款總計9050元,次為四2川地震災區捐款12550元,充分地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隊精神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同時積極參加街道和社區的公益活動,增加了團隊協作的意識,培養了吃苦耐勞的品質。